(来源:云南发布)
盛夏,滚滚怒江惊涛拍岸,急流奔涌;巍峨高黎贡山草木菁菁,蔚然深秀。
从片马边关到石月亮高山,从丹珠通道到独龙江峡谷,条条道路绵延入山,进村连户,座座大桥跨江连山,天堑成坦途;片片林果美了山川,富了百姓。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近千里边关澎湃着跨越发展的热潮,洋溢着勇毅前行的激情,处处显现出奋发向上的干劲,书写着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动人篇章。
李文圣 摄
边境村寨气象新
沿着蜿蜒宽敞的水泥路,走进与缅甸一山之隔的泸水市称杆乡自把村,青山叠翠,树林茂密,一栋栋蓝顶黄墙的崭新民房上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自把村是傈僳族村寨,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曾因高山阻隔、道路崎岖、产业欠缺而闭塞穷困。
脱贫攻坚战中,自把村修了盘山公路,实施安居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4个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发展黄牛养殖业,推广新型饲草构树2000亩、皇竹草1500多亩、核桃5240亩、草果2360亩、油桐1200多亩,419户1613人有了持续稳定的增收产业。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大部分群众住上了崭新的两层小楼,硬化路通达每户人家,公共厕所干净明亮。大家发展特色产业,出外务工,开车跑运输,卖山货做生意,致富门路越来越宽。”自把村党支部书记白乃说。
马库村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最南边的村寨。青山绿水间,矗立着粉墙红瓦的房屋,鹅卵石铺砌的村道宽敞整洁,山后草果连片。
独龙江乡新貌 图源:新华社
这几年,马库村从边远落后的村寨成为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现在,我们马库村不但有好房子,有好草果,有文体活动场所和农家乐、民宿,还有了产业桥、草果溜索和蔬菜园,乡亲们的日子比野蜂蜜还甜。”马库村党支部书记马成华说,环境美,日子好,独龙族群众守边固边的热情高涨,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每一条便道,每一个山口,每一个卡点,都有人24小时不间断值守。
四山夹一江的特殊地形地貌导致怒江州广大农村,特别是边境村寨的村民分散居住在陡峭的高山、半山上,生产生活十分艰难。
脱贫攻坚战中,怒江州将边境村寨作为攻坚重点,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村寨实施整村整组搬迁。对就地脱贫的村寨,开展基础设施、通信、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民族文化等工程项目建设,让边境村寨群众有新房子住、有稳定增收产业、有干净水喝,孩子有学上,能就近看病,吃穿不愁,让搬出去的有盼头,留下来的有干劲。
今年,怒江州启动79个边境小康村建设,立足边境村寨地形地貌和资源禀赋,实施道路、产业、人居环境提升和劳动技能培训等,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让边境村寨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绽放新颜。
怒江老姆登村 秦晴 摄
绿色产业富乡村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走进泸水市片马镇片四河村,山地里一片片遮阴网下,一棵棵重楼茁壮生长。
“国家政策好,83户人家住进了漂亮的小楼,其他农户都有安全稳固的住房。重楼、梅子、土鸡、黄牛、黑山羊满山都是。”片四河村党支部书记普才高兴地说,这几年,片四河村变化很大,道路四通八达,洁净的山泉水进组入户,家家住上新房,户户有增收致富产业,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7年,片四河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爱心企业帮扶下,种植了180亩重楼。此后,村民自己上山找野生重楼移栽,逐年扩大,种了474亩重楼,达到人均1亩。
“按照目前市场最低价格算,474亩重楼可以卖2000万元。”普才说,以前,村民靠传统种植养殖业脱贫,往后就靠重楼特色产业一起致富。
怒江州脱贫了,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怒江最鲜明的主题、最大的任务。怒江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持续开展边境疫情防控、产业项目、小康示范村、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建设。
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带上干粮,往沟箐草果地里钻。今年,他们要多修几条运输草果的“溜索”,让沟箐旮旯能种的全种上草果,千方百计把以前的“百元山地”建成千元地、万元地。
贡山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村组干部带着村民忙着建美丽庭院,成立有机农产品加工厂和文旅公司,撸起袖子加油干,决心要在年底让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村民务工增收40万元。
如今,怒江州已培育出旅游、有色金属、绿色能源、峡谷特色生态农业、绿色香料、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等六大重点产业,水果、茶叶、咖啡、核桃、漆树、蔬菜、中药材等种植面积达297万余亩;认证有机产品48个,绿色食品10个,草果、花椒、山胡椒等香料种植面积达144万亩。
独龙江乡孔当村 资料图 罗金合 摄
民族团结一家亲
“今天有3桌客人要来,大家辛苦了!”一大早,丙中洛镇甲生村娜姗哟农家客栈传出女掌柜娜姗哟欢快的话语。
“旅游业在慢慢恢复,生意好了,大家就有活干了。”娜姗哟说,游客多,生意好,怒族、独龙族、傈僳族等群众就能就近务工挣钱。
甲生村是滇藏线上背包客、骑行爱好者的必经之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怒族、独龙族、藏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语言互通、生活互助、文化互融,形成了血脉相连、亲密无间的关系,大家一起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建设美丽家园,守护祖国边疆。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先后修订完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和9个单行条例,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自治条例。高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出台一系列具有“首创精神”的制度和机制,巩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增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和合力守边固边兴边的内生动力。
“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泸水市大兴地镇中心校老师用汉语和傈僳语给傈僳族孩子们上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情景。
怒江州泸水市 资料图 怒江传媒中心 供图
怒江州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把每年8月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利用报刊、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多渠道、全方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唱好民族团结之歌。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进口岸(边检)、进医院、进家庭“十进”活动,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行动自觉和怒江实践经验,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撰文:李寿华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郭晨泽
推 荐 阅 读
● 首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红河州举行
● 燃!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
● 发放消费券、举办购物节、培育本土品牌…促消费稳增长云南再出实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