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昌发布)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挥毫写下千古名句,诗中为旅人引路的青鸟仿佛带着一丝奇幻色彩,然而它并非只是诗人笔下的“神鸟”,如今也是摄影家镜头下的“宠儿”——绿尾虹雉。
艾雅康 摄
传说中的青鸾原型
青鸟,又称青鸾,千百年前的名作《山海经》是这样描绘“鸾”的:“其状如翟而五采文”,以及“多青色者鸾”。清代著名作家陈淏子的《花镜》中也提到了青鸾,他认为青鸾的外形像小一些的鹤。并且在神鸟青鸾的头部,还长着像男子的头巾一样的冠羽,这一点也与雄性的绿尾虹雉非常相似。据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郭郛先生在《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中考证:“鸾”为虹雉,而青鸾当为绿尾虹雉。
艾雅康 摄
青鸟不仅是诗人笔下仙使的代称,更是早已融入历史文明长河,承载起许多美好的意象。因此。青鸟在民间多被视为传递幸福的使者、吉祥的象征。而今天,绿尾虹雉从神话中飞来,从历史中走出,与我们一同沐浴阳光,共住一个家园。2022年6月,经过激烈的角逐,绿尾虹雉从20余种鸟类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西昌市市鸟,开启了青鸟传说的新篇章。
绿水青山 鸟儿就是最好的评委
西昌市将绿尾虹雉选为市鸟,不仅是爱它的瑰丽传说和吉祥寓意,更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识它,了解它,从而保护它。绿尾虹雉如今非常稀少,只在我国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青海南部一带少有分布,各地的数量仅有几百只左右。由于本身的自然繁殖速度较慢,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很高,人工饲养难度大,因此为了不让这山间的青色精灵、传说中的神鸟消失,保护绿尾虹雉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而这正与西昌市目前的“生态立市”战略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艾雅康 摄
近年来,西昌生态环境日趋向好,在海拔3000米高山,以及黄联关、安哈等乡镇均发现了野生绿尾虹雉的身影。绿水青山,鸟儿就是最好的评委,生物多样性就是最佳的衡量标准。西昌地域宽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世界上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将绿尾虹雉选为市鸟,正是来自于西昌人民对它美丽的赞赏、对它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对保护大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真切向往。
翻越高山
只为“捕捉”绿尾虹雉靓影
叶昌云,凉山有名的摄影家爱好者,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鸟人”。20年前的一次遇险经历,让他与鸟儿结下不解之缘。从此之后,他便用镜头记录并守护这些美丽的精灵,每年都会与鸟儿们共赴一场“归来的约定”。而这位“追鸟人”今年也用镜头“捕捉”到了绿尾虹雉的靓影。
叶昌云 摄
说到与绿尾虹雉的故事,叶昌云说,不容易但也很幸运。从2020年初开始,叶昌云先后辗转西昌、冕宁、石棉等自然保护区,只要听说哪里有绿尾虹雉,就背起干粮赶到那里去。因为绿尾虹雉主要栖息于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山,喜欢在崖壁和山岩上活动,多数是很难走的山间小路,寻找的过程非常艰辛。虽然见到了绿尾虹雉,但叶昌云没有拍摄到满意的作品。“追鸟人”怎会放弃,今年6月,叶昌云只身一人来到4800米的则尔山,蹲守四天,早上凌晨四点出发,沿着羊肠小道行驶20公里,终于拍摄到了绿尾虹雉的“真面目”。叶昌云说,最近几年,他拍到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生态环境变好了。
邛海湿地鸟儿
在西昌,水是邛海湿地的灵魂,鸟儿则是湿地的精灵。随着西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络绎不绝的鸟儿们择此地而居,尤其是难得一见的珍稀野生鸟类,为邛海湿地增色不少。
在邛海边的西昌艾雅康鸟类生态博物馆里就展出了许多珍稀鸟儿照片,而绿尾虹雉的照片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博物馆的打造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鸟类与自然环境、人类的关系,也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叶昌云 摄
随着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西昌已成为绿尾虹雉、红嘴鸥、鸳鸯、董鸡等多种珍稀鸟类的理想栖息地,2021年新发现小鸦鹃等15个鸟类新种入住西昌。截至2021年12月,共记录到的湿地维管植物121科303属498种,鱼类42种,鸟类210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7种。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绿尾虹雉从神话中与诗歌中飞来,与西昌结缘。保护从认识开始,成为市鸟的绿尾虹雉逐渐被大家所认识了解,希望有一天,这个“鸟中大熊猫”,能在西昌从“稀客”变成“常客”。
期待你是下一个!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涵 刘靖钰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向旭东
责编: 乔华宇 彭磊 洪小晶
主编:文雅
审核: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