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 日报副刊”
甘河一条沟
代立学
东西两沟涓涓细流在两岔口聚集,汇成一条河。河水清澈,清冽甜美,称之“甘河”,甘河蜿蜒曲折四五公里流入丹江,至此之后的丹江浩浩荡荡才有了江的气势。往东两三公里便是棣花古镇,是文学大师贾平凹的故里。几十个春秋贾平凹以如椽笔写尽秦岭南北,也写尽丹江和棣花,棣花便成了当代文学之圣地,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文学爱好者去棣花古镇朝圣,而一江之隔的甘河,至今也没发现印刷作品中有她的只言片语,与棣花古镇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了,安静了许多。
迎河而上,河之西岸皆为村庄,或高或低,错落有致。有一山坡现于眼前,不巍峨,也不雄壮,形如馒头,名为“桃花坡”,桃花坡上并无桃树,却是这里的父亲山。
春天桃花坡大大小小的沟梁林林莽莽,郁郁葱葱。遍地野花,赶趟儿似的竞相开放。杏花开了,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白色的云;泡桐花开了,山坡被骤然开放的紫红花帐笼罩起来。油菜花开了,在山坡上铺了一层黄灿灿的地毯。槐花开了,白雪似笼罩在树枝上,泼泼洒洒,那悠远的清香随着微风弥漫了整个村庄。
盛夏之际,但凡乌云黑压压地从坡顶经过,刹那间,大雨倾盆而下,而且屡试不爽,比天气预报都准。
说桃花坡是父亲山,那里有大片大片的红薯地。每到栽种红薯时,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一条条整齐划一的垄沟里,孩子摆放红薯苗,妇女栽种,男人撅着屁股从坡下一担一担地挑水。到自己能干农活时,我亲身体会了父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用双肩挑战贫穷的全部过程。当挑起水桶爬坡时,沉重迫使人的意识处于半麻痹状态,几乎要把人压入土地里去,汗如同小溪一样纵横着,眼睛被汗水腌得火辣辣的疼,两腿打颤如同筛糠。向前走,再往前走,每每看到能够歇脚的较为平坦之地,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看到母亲。往往水挑到地里只剩两个半桶。母亲接过水桶浇苗时,仿佛与山坡底盛水之时过了几个世纪。极度劳累之后的休息是最幸福的事,红薯地里对歌成为最浪漫的事儿。对唱最多的是杭天琪的《黄土高坡》和范琳琳的《热恋的故乡》。黄昏时,夕阳西下,凉风习习,整个村庄连同父老乡亲们辛劳的背影沸腾在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和“西北风”里。
桃花坡向南,山回路转,有一奇崖,拔地而起,如刀劈而成,又如大块巨石浑然一体。稀稀落落的几棵柏树长于崖顶,崖面光滑如碧。一排排口径相同的巴人洞凿于其上。洞口整齐地垒有一米高的石堰。每到傍晚,便有成群结队的蝙蝠出入。听村里老人说,每个洞内可容纳百十人,既自成一体,两洞之间又有过门相连。内有石床、锅灶,其中一洞还凿有水井。明清时期,商州匪患不止,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遂筑洞避难。这一排排巴人洞也算是代表了商州土著文化了。
甘河沿途冲击形成七八个或大或小的水潭,桃花坡附近有两个较大的,两潭上下相差二十余米。潭底砂石清晰可见。潭边青草丛中摆放一排排亮光光的洗衣石,每天天微亮便有成群结队的或老或少的妇女们去河边洗衣。一时间搓衣声、捶衣声、谈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河边晾满的花花绿绿的衣服成为河滩最美的风景。傍晚,耕作了一天的乡亲们,满身的疲惫都会在那一潭清水中飘散。
那时男孩们对水的热爱绝不亚于现在孩子对手机的痴迷。往往是从吃过早饭开始一直玩到天黑,蛙泳、仰泳、扎猛子、翻跟斗。水潭中刚学会便去畅游丹江,大的带小的,弟弟不肯下水,哥哥从后面一脚踹入水中,眼看着小的在水中扑腾,将沉水时,再救出。如此反复,不出三四回,弟弟也成游泳高手了。邻居的哥哥经常会用稻地里的淤泥抹满全身,在河边走猫步,其状犹如活动着的兵马俑。
默默无名的甘河,哺育了两岸的父老乡亲们。男人犹如甘河滩里石头一样朴实实在。大嗓门,愣头青,倍儿爷们,不曲里拐弯。女人犹如甘河沟水一样轻盈透亮温柔。男的大多皮肤黝黑,堂弟第一次去山阳漫川拜丈人,引来一大群人围观,如同观赏动物园的黑猩猩,怀疑堂弟来自非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朱家三兄弟考入西工大、哈工大等名校后,深深影响了一沟人。现在在外工作的有厦大教授、有市级领导、有公安局局长、有身价千万的老板、有誉满州城的书画大家、教师更多,有名校校长,普通如我教了近三十年书仍在一线教孩子画直线的教书匠,但都乡音不改,质朴如初。齐家兄弟离双亲较早,自强自立,走州过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华丽转身为齐总。为家乡修路装灯,大大地方便了父老乡亲出行。每到盛夏乘凉人们都会围聚路灯下在说灯,说路,说当年的故事。
古老的甘河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进入大学校门的后生们比甘河河滩的石头都多。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编辑吕丽霞 薛海霞)
END
扫
码
关
注
一起品鉴美文
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