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青海,先看河湟地区,也就是“三大河谷地区”,从北往南包括大通河、湟水、黄河的河谷地区。河湟地区是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之处,也是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更是中原与青藏高原的流通孔道。
河湟地区平均海拔在1500米-2400米之间,山河交错,形成高山、峡谷、盆地共同构成的高原河谷。三条河当中,大通河与黄河两侧陡峭,河谷很窄,适合游牧的地方很少。湟水河谷较宽,两侧有大片牧场,由于地处三河中间位置,湟水流域又称湟中地区。
以湟中地区的西宁为例,海拔在2200米-2400米之间,由于有大片河谷平原,人口达到青海省的一半。再加上湟水上的海东、民和等地,湟水流域人口占到青海的七成,整个河湟地区人口占到青海的八成。
汉朝征服青海,主要就是征服河湟地区,而说到河湟地区,我们先来看陇西。
秦朝的陇西郡,顾名思义,就是陇山以西,秦人也正是从陇西入主关中。陇西郡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以三国时期为例,董卓、庞德、贾诩、张绣、王双、姜维,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全都是来自陇西。
汉初的陇西郡与秦朝一致,漠北之战后,汉军渡河湟,筑令居塞,加强陇西与河西走廊的交通。从此自朔方郡逆黄河到令居塞,通沟渠,置田官,移中原之民耕种。
随着金城、令居的修筑,陇西郡南北跨度过大,陇西郡的管辖范围也达到全盛。
公元前114年,汉朝在陇西郡东部分出天水郡,主要是渭河以北的部分。天水郡太守府在平襄,同时在襄武置骑都尉府,从此天水郡自成体系,军事势力可观。三年后在白马氐为首的氐人之地,设武都郡,将陇西东南部的下辨分给武都郡。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大行令李息、郎中令徐自为,领兵十万,前往讨伐西羌。李息、徐自为讨平其地。先零羌归降,受封归义侯。
武帝在令居塞置护羌校尉府,管辖诸羌。不过后来这一带羌人实力日衰,且混战不断,不再置护羌校尉。
公元前81年,苏武牧羊回来这一年,汉朝在西部新设金城郡。
其实早在武帝时期,就在令居置护羌校尉,不过后来岁月安好,就没有继续置护羌校尉。从位置来说,令居并不在黄河或湟水之上,令居塞主要是保障陇西与河西走廊之间的通畅。如果要进一步控制诸羌,一是要增加兵力,二是要将校尉府设置到河湟地区中心地带。
为了进一步控制诸羌,汉朝决定增设一个郡,太守府在允吾 (今甘肃永靖县盐锅峡镇),并在允吾西北不远的龙支置西部都尉府。
公元前61年,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率一万步骑,出征西羌。赵充国有自己的主张,对乌桓、匈奴、西羌,都是羁縻政策,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以夷制夷,因此带兵不多。
宣帝偏向于速战速决,几次催战,令赵充国之子中郎将赵卬率北军越骑、射声二营约万人助阵。后来拜许延寿为强弩将军,率边郡两万人马,辛武贤为破羌将军,率本郡数千兵马,约定十二月进击先零羌。
公元前60年五月,汉军统计战国,先零羌总数不过五万人,来降者已有三万一千余人,临阵杀死者七千余人,沉溺河湟及饿死者五六千人,逃亡未获者不过四千人。
宣帝在大通河与湟水汇流处以西,增设立破羌、安夷、临羌、护羌等县,安置西羌降卒。从用词来看,破、安、临、护,十分霸气。至此金城郡的范围大幅西扩,深入河湟地区。今日青海西宁市,大致在临羌与安夷之间。
至此,汉朝在今青海人口最多的湟水流域,筑城进行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