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栉风”三下乡团队到蟠龙村金花坑对春砂仁进行实地考察。
春砂仁出自蟠龙村金花坑,只有那里才能长出品质最好的春砂仁,我们队伍一行十六人到了那个生产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春砂仁有了直观认识。
晨光熹微中,“栉风“团队成员于上午九点到达了蟠龙村,那里的路坑洼不平,明显还未开发完全,加上连夜的暴雨狂风,更是将路况变得更加复杂。
坑洼的道路,满溢的溪水,无疑不在彰显着路上的凶险。
“栉风“队员们了解到,这里的路还在完善修葺,将会有一条新路通向蟠龙村,只是那要年底才能完成,”栉风“队员们来的并不是时候。
路况的恶劣并没有消磨队员们对春砂仁的热情,一到达地点,他们就开始了对春砂仁的探究。
春砂仁有野生的,也有大棚种植的。
图为大棚春砂仁
图为野生春砂仁
潮湿,是“栉风“队员对于春砂仁生长环境的第一印象,这也符合医书上对春砂仁的描述,建国之前,砂仁种植习惯不施肥,靠自然生长,俗称”吃露水“,只有足够潮湿的环境,才能支撑其”吃露水“生存。
直到1965年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派人员前来阳春,对春砂仁进行人工授粉技术作指导,次年夏季获得成功,产量成倍增长。此后,在全县得到全面推广。有部分农户对砂仁进行精耕是非。在力求手腕果实之后,即是清除杂草和割去枯老茎苗,还培施火烧土混合磷肥,以包芽苗过冬。“春节”前后,再施氮、磷混合肥,以促苗芽生长,提高产量,亩产鲜果20公斤左右。
潮湿的环境自然会滋生蚊虫,夏日的蚊子最是折磨人,还好科技改变生活,人手一块蚊香的“栉风“队员们暂时躲过了蚊虫的叮咬。
工作人员在给队员们介绍了春砂仁之后,带领队员们走上了陡峭的山路。
图为春砂仁果实
绵延曲折的山路,台风后路上的淤泥与树枝,都给“栉风“队员们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幸好,还有路上的美景可以抚慰队员们的疲惫心灵。
最终,“栉风“队员们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李时珍当年采药时,休憩的小亭子。
亭子依山旁水,翼然临于泉上,俯视下方,青翠山色尽收眼底,“栉风”队员们的疲惫瞬间消失无踪。
工作人员显然对李时珍推崇备至,这位发现了春砂仁的医学大家,为这个小地方的发展提供了文化上的支撑,以至于这个半山腰上的小破亭子,他们都不舍得拆掉,
而是进行了多次改造。
这些改造充满了现代气息,铁皮做的天花板,上面有一层茅草遮盖,铁丝缠绕着承重柱,为它加固。虽然如此,但队员们还是在其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这种经过沉淀的文化气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图为山路
这次的蟠龙村之游,给了“栉风“队员们对于春砂仁的直观感受,这种感受,光是读资料看图像,是无法得到的,三下乡并不是坐在房子里空想,而是需要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正的收获,实践出真知,这次进入蟠龙村,“栉风”队员们在一次次的观察中,将书本上,资料上的内容印证到了现实之中,可以说是收获满满,这些收获很快便可以体现在我们的实践报告之中,支撑我们得到有价值的成果。
图为队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