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晋祠一衣带水却鲜为人知,看悬瓮山的前世与今生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
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
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盛赞
或许是被晋祠的光芒所盖
以至于
提起悬瓮山
甚至很多太原人不知此山之所在
原来
大名鼎鼎的晋祠
恰位于悬瓮山下
▲悬瓮山
实际上,晋祠整个景区是由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悬瓮山景区三部分组成。
近日,悬瓮山要改造的消息已见诸报端,建设内容包括:景观登山步道台阶及铺装、土石方工程、雕塑工程、亭廊工程、水景工程、地面铺装工程、绿化工程、景观给水工程、弱电工程等。
悬瓮山与晋祠甚至整座太原城,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难老泉为晋祠三绝之一。难老泉水,便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水,晋水出焉”的记载。泉水清澈见底,长流不息,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命名为“难老泉”。
郭沫若在游晋祠时,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游晋祠》,其中有一句便是:“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沼布葱珩。”据《山西晚报》报道,悬瓮山海拔约1200米,其脚下的曲沼海拔约1100米,对于海拔高度约900米的晋阳城来说,的确是悬在头顶上“悬湖”,只不过它容量比较小,而且沼底沼壁有暗河漏水,虽然有瀑布泉不断注入曲沼,曲沼不会漫溢,亦无溃坝之忧。
在文人元好问的笔下,西山是太原府西美妙的挂屏。所谓“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说起这首诗,就不得不提悬瓮山以及诗句的出处——《过晋阳故城书事》:当年,蒙古兵围攻太原,元好问登上悬瓮山,眼望晋阳故城,目睹残垣断壁,写下《过晋阳故城书事》。其中的“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更写出了战事的惨烈。
位于悬瓮山的“望川晴晓”,便是晋祠内八景之一。杨二酉先生诗云:亭高徑千仞,乃在山之腹。朝嵐砌下浮,夕靄簷際宿。每當清朗時,并汾全在目。劃然世界寬,一嘯振林麓。
晋祠文化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刘翠珍作注:位于悬瓮山半山腰,站在望川亭,一览晋祠风景,树木掩映亭台楼阁,晋阳大地尽收眼底,汾河如玉带居中穿过。东山起伏,朝阳初升,光耀大地,站在亭中放目远兆,顿觉心胸开阔,要大吼一声,才觉得不枉攀山之行,顿觉得人生如此美好,世界广阔可行。
除了“望川晴晓”,而今,从人们视线中渐渐淡出的,还有悬瓮山及悬瓮寺石窟。
在早期的清版《太原县志》中有关于悬瓮寺及石窟的记载:“悬瓮寺在县西南十里悬瓮山。魏熙平初,沙门灵辨造华严论于此。北齐天保三年,僧离辨建,缘山凿石室。宋仁宗时地震寺废,至三年修,今废。”这说明,悬瓮寺早在魏熙平初年(516)就已经存在,石窟开凿时间为北齐天保三年(552),宋仁宗时(1023-1063)因地震灾害寺庙被毁。
据了解,晋源两位根雕爱好者上山采集枯树根,竟意外发现一处古石窟。报道后,引起了许多市民对西山一带文物遗存的关注。
晋源区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得知有人发现这处古窟时,大家都感到特别兴奋。因为这处古迹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没找到,此次发现说明它并没消失,依然存在。
而今,当我们寻访到悬瓮寺遗址,满目的疮痍已使我们很难将这里与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联系起来。杂草丛生中散落着的残砖断瓦及严重毁坏的两个石窟,都仿佛是在向人们倾诉着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惨历史。
石洞中可见两尊石佛,一尊的佛头已丢失,还有一尊风化严重,但两尊佛像底座均保护完整。
现存的两个石窟,西向的石窟由于破损较为严重,三龛所凿之佛像仅残留一些痕迹;东向石窟仅留两龛(一龛由于岩石断裂已经跌落),中间一龛现存一石佛像(已无头),通高0.74米,宽0.5米,为袒露右肩身着袈裟像,雕刻手法为直平阶梯式,佛座为仰俯莲束腰须弥座,所雕之像清秀飘逸,北朝风格较为明显。仅存两石窟均为马蹄形制开口,顶均为穹窿顶,为典型的一窟三龛式。从现存的遗迹看,有施彩之痕迹。
而今的悬瓮寺,在2002年开始修建,2004年完工,建材以砖石为主,结构、风格模仿明代。
历经岁月的兴衰枯荣
而今正在焕发新的光彩
相信在政府的精心打造下
悬瓮山终将变得越来越好
来源: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