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医徐大椿曾两次奉召赴京,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而他淡泊名利,始终隐居在七子山南麓画眉泉。古人选择偏隅一处,结庐于此,定有它的特别之处。
小桥流水、茶园花海、观光旅游……盛夏时节,走进画眉泉所在之处的越溪街道张桥村,只见青山环抱村庄,满山绿树随风摇曳,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呈现眼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溪街道张桥村逐渐走向新生,以“生态+”“旅游+”焕发出美丽乡村的朝气和活力。
产业升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谙此理的张桥村按照吴中区山体整治工作要求,以精准的对策、坚定的决心、全面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山村竹林,是在城市众多喧嚣生活中一味独特的天地。记者了解到,张桥村拥有苏州市最大的山村竹林,通过发展竹林康养旅游,开拓产品营销市场,精心打造“一山一品”竹产业,立足竹兼具生态、经济的双重优势,提升竹林林地产出率,营造竹笋、竹工艺品产业发展氛围,以产业传文化、以文化促产业,让小小的竹文化成长为富民的大产业。
穿梭在农户的房前屋后,诗意和烟火在这里交织。“我在张桥等你”“不舍张桥”“画眉里”“倾城时光”“上金湾7号”等集茶室、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多元化商圈,装满了慢时光的惊喜。“随着村里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餐饮业发展迅猛,数量由少到多、规模由小到大、档次由低到高,精品呈现、各具特色。”村里人介绍。
此外,张桥村还大力推进多元化、精致化商圈建设的同时吸引到各类优质商家入驻村民闲置用房,高质高效盘活闲置资产。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破茧成蝶
如何才算让百姓真正“富裕”起来?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发展为契机,张桥村积极发展农文旅产业,有效地推动了村内环境升级优化和村民的致富。
提升旅游配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张桥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挖掘闲置山林资源,配合越溪建成七子山登山步道,将山中美丽风景、历史遗迹、山下民宿、农家乐等串联起来,打造张桥特色精品旅游线路。
为深度激发土地潜在价值,让优质旅游资源不再闲置,张桥村对抖起来达人谷周边进行景观提升。村里南侧60亩土地被用作青少年航空科普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应急救援培训基地,同时举办全国航模锦标赛等活动,不断创造吸引力强、市场潜力大、产品价值高的旅游新业态,形成以青少年及航空为核心、多项目协同发展的品牌新形象。
张桥村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蓄势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张桥花谷项目持续推进,村中专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多次深入现场实地踏勘、收集资料,目前已顺利完成初步设计和项目立项。
据悉,张桥村将在现有规模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项目,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定位,积极融合乡村振兴产业,高标准提升项目生态环境与配套设施,致力打造成为吴中及周边地区文旅、农旅、研学新名片。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组织合力
近年来,张桥大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逐步满足并丰富百姓的日常农作、生活需求,逐步推进村庄自然生态、居民生活质量持续向好发展。
走在村头巷尾,可以看到村民手里的茶杯大多泡上了村里送的“越来溪”茶叶。张桥村党委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开展“党建+四季”惠民服务活动,在春茶上市季节为村民每人发放0.25斤茶叶,为百姓送好“茶”,让村民百姓幸福感“触手可及”。
据悉,茶叶是张桥村的重要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张桥林场坚持采用适度培育的原则,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生产茶叶,坚持走高质量兴农之路。历年来,张桥村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聘请四川专业团队进行茶叶采、炒,每一片芽叶大小厚度时间均有严格标准,并在炒制前分级别精选,确保茶叶品质。
张桥根据村民实际需求需要,将发展成果“反哺”覆盖多个年龄层次的村民。“春送香茶、夏送清凉、秋送喜庆、冬送温暖,在红色力量的牵线搭桥下,我们希望用更多诚意满满的举措让村民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张桥村党委副书记赵晔丹说。
张桥,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扮靓了特色田园,也稳稳地托起了老百姓的幸福梦,深厚的乡村文化正为旅游产业注入新生活力,绘就家门口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