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7号台风“木兰”已于8月10日10时5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在湛江徐闻沿海地区登陆。预计,“木兰”将以20公里的时速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并于10日下午进入北部湾,强度逐渐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木兰”取代之前除名的“海马”成为新台风名,这是中央气象台首次利用新媒体平台征集台风名字,并将台风命名权归属给公众个人。谈及“木兰”的起名理由,中国气象台方面表示,一方面这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象征高洁的品质;另外《木兰辞》中提到的花木兰也是我国巾帼女英雄,寓意着坚忍勇敢。
“木兰”的名字4年前就已起好,
为取代被除名的“海马”而生
“马勒卡”“鲇鱼”“暹芭”“艾利”“桑达”“翠丝”……2022年的前几号台风过后,我国迎来了今年的第7号台风“木兰”,这些五花八门的台风名字都是怎么来的?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木兰”是首个由中国网友命名的台风,早在4年前就已经通过官方审核进入“命名库”中,等待被启用的一天。台风命名竟然能由网友参与完成?这一命名究竟是怎么完成的?台风命名有哪些讲究呢?本期精算狮带你回顾一番。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查阅,“木兰”一名是为取代被除名的“海马”而生的。2016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在菲律宾和我国华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和损失,登陆菲律宾造成至少8人死亡,造成我国189.9万人受灾,11.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近50亿元。因此,台风委员会第49次届会决定对“海马”进行除名并要求负责取名的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随后,在2017年9月13日-18日中央气象台在其官方微博发起了首届“我给台风起名字”命名征集活动,首次明确将台风命名权归属给公众个人。
网友在微博上与@中央气象台 官方号进行了积极互动,并在2017年9月25日选出了9个台风候选名字,分别是牡丹(Mudan)、风铃(Fengling)、鸿鹄(Honghu)、飞廉(Feilian)、皮皮虾(Pipixia)、熊猫(Xiongmao)、祥云(Xiangyun)、天马(Tianma)和木兰(Mulan)。
经过半年的评审后,“木兰”最终胜出,获得了“官方认证”。2018年3月,亚太经社会(ESCAP)/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五十次届会议上,官方确认由中国所提交的“木兰”一名取代之前除名的“海马”成为新台风名。
台风造成损失太大将被除名,
中国提供命名的台风已有4个被除名
和人有上下班一样,台风名字也有“上下班”。台风会在何种情况下被除名?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曾介绍说,“当一个台风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地区)的巨大损失,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地区)可以向台风委员会提请撤换,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这避免了在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另外,当台风委员会成员国(地区)认为台风名字不恰当时,也可提请撤换。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台风名称进行增补,该名称一般由原提供成员国或地区重新推荐。”
台风命名有怎样的规则呢?为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统一规范台风预测、警报和信息发布,更好地帮助人们防台抗灾,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在第30次会议上决定,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统一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由该组织14个成员国及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总计140个名字循环使用,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这个新的命名方法。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在中国提供命名的台风中已经有4个名字被相继除名,并由新的名字替代。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由于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亚太地区世界气象组织下的台风委员会第38次会议决定将“龙王”退出台风名册,最终由“海葵”替代。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将“海燕”除名,由“海燕”命名国中国更换了替补名“白鹿”。2016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被“木兰”替代。随后,还有2018年第26号台风“玉兔”被在2020年被除名,@中央气象台 为此举行了第二届“我给台风起名字”活动征集替代名,并选出了“银杏”替代“玉兔”。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南都记者熊润淼 实习生吴雪萌
设计:欧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