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馆,跟我一起看世界。
围楼是客家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走过百年岁月,韶关各地仍屹立着各具特色的古围楼。要了解客家人的文化,可以从客家人住的地方开始,在韶关始兴县,就有这么一座客家大围,它就是满堂客家大围,第一次见到它时,我戏称是方形的土楼。
满堂客家大围位于始兴县隘子镇满堂村,整座围楼由青砖、河石、瓦、木构筑,建造这座大围的是当时的首富,历时24年建成,是始兴县目前保存完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围屋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全广东最大的一处客家围屋,以岭南第一围的美誉闻名于世。
作为客家民居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初见满堂大围,我仿佛像是见到了一座城堡,的确大围是北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的结合,集古代、近代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高墙之下,讲述着曾经客家人在这里聚集生活的故事。
满堂围分上围、中心围、下围三部分,全部由水磨青砖和青石拱门构筑,里外三层,总占地面积约2.33万平方米,内有9厅、12院、28天井、777个房间,简单来说就是“三围九厅十二院,七百七十七间屋”,最高四层,设17个炮孔,可住上百户人家,像这样的居住环境,就是一个小社会了,邻里之间的关系想必特别好吧。
大围作为客家建筑的代表,最直接体现了客家文化,客地的凶险和复杂,逼得他们用修长城一样的办法,用坚固而厚实的墙,把自己保护起来。于是客家围屋应运而生。围墙筑得越厚实,就显得越安全,围场围得越大,子子孙孙就越能繁衍发展。围屋,是客家人千里孤帆万里漂泊中的“岸”,是客家人心灵的归宿。
客家大围有三绝,第一绝是地基,新鲜的松木埋于地下,即使被水浸也不会腐烂,反而时间越长越坚硬,历经200多的风吹雨打,大围仍没有出现任何裂缝或下陷的迹象。
第二绝围墙,为了防御兵匪盗贼,围屋的墙壁都非常厚,一般的有60厘米以上的厚度,中心围四角炮楼底层的墙基最厚有8.2米,如此坚固的围墙,也凸显了客家人自我保护的意识非常强烈。
第三绝瓦梁,中心围的瓦梁密密麻麻 ,一根紧挨一根排放,除了减轻楼梁所要承受的负荷,也是为了防止贼人从天上攻来,漫步在中心围内,我不禁感叹道古人的智慧真是太强大了。
有人将客家围屋与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并称为“中国三大古民居”。后两个我都有去看过,但真正让我震憾的,是客家围屋。形如碉堡的满堂围楼,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是异乡人在一起生活抱团的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