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有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的厚重“古色”,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写就的炽热“红色”,“一江一湖四水”在这里交织出“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的盎然“绿色”,“不夜之城”的红火夜经济擦亮了三湘大地的绚烂“夜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敢为人先”的湖南文旅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湖南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旅游吸引力增强 释放磁场效应
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张家界举办,连日来,在系列优惠政策和文旅消费季的带动下,湖南旅游“暑期档”十分热闹。7月31日,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今年首次突破3万人次,凤凰古城7月日均游客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在省会长沙,岳麓山的日出、湘江边的晚霞、橘子洲头的晚风、一江两岸的灯光秀、长沙街头的烟火气成为今年的新热词,“全国一半人在长沙”的网络段子登上了微博热搜……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的旅游吸引力日益增强,被旅行指南《孤独星球》评选为“最物有所值的旅行目的地”,这与湖南日益提高的服务意识密切相关。去年7月底,张家界发布了《致居留在张家界游客朋友的一封信》,这封处处体现温情和担当的公开信充分彰显了疫情之下湖南旅游城市的担当和服务意识,网友在给予好评的同时纷纷表示“欠张家界一张门票”。近日,长沙为满足游客登岳麓山看日出的需求,将岳麓山景区开放时间从早上6点提前至凌晨3点。在长沙夜间消费集中的天心区,2019年9月启动运行“夜间经济服务中心”,工作时间为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2点,这项“以主动服务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举措切实解决了夜间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等政务服务缺位的问题。
10年来,湖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6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共投入旅游精品线路及重点县建设资金超15亿元,拉动地方和社会资本投入70多亿元,利用银行贷款20多亿元,建成一批乡村游客服务中心、观景平台、自驾车营地等公共文旅基础设施。2015年至2021年,全省共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6834座,并积极推动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和“一厕一码”旅游厕所在线评价反馈,将关系旅游民生的这件“关键小事”落实做细。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表示,为进一步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每年举办一届旅游发展大会,着力实现“立标打样”和“办会兴城”的目标。“这是着眼全局、立足现实,顺应趋势、发挥优势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把旅游业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谋划了抓手。”李爱武说。
与此同时,根据“一地举办,全省联动”的办会要求,湖南各地也纷纷举办或筹备旅发大会,促旅游,谋发展。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举办期间,相关文旅项目签约达54个,引资总额743亿元。浏阳市首届文旅发展大会上发布了《浏阳市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并推介28个文旅项目,现场签约项目24个。
红色传播力增强 发挥品牌效应
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形容湖南在百年党史中的地位,并多次在不同场合深情讲述“半条被子”、陈树湘“断肠明志”等发生在三湘大地、潇湘儿女身上的红色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殷切嘱托,加大力度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提炼与湖南密切相关的革命精神,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天的三湘大地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座光辉闪耀的“红色基因库”。伟人故里韶山把发展红培和研学事业放在突出位置,28个现场教学点、53个红培和研学机构年均接待学员75万人次。在郴州汝城县沙洲村,每天都有各地党员干部来此重温“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的感人故事,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立足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革命摇篮的优势,讲好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湖南省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全省旅游市场中占有12%左右的市场份额。
为推动红色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湘赣两省签署了《湘赣边红色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两省24个县市区成立了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共同体,联合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辐射带动21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脱贫致富。
10年来,湖南红色旅游的内容、形式和产品更加多样化,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开始向体验式旅游转变,红色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红色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十八洞村、沙洲村等新时代红色地标的旅游热度不断攀升,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文化获得感增强 带来幸福效应
在湖南株洲,由建在老百姓家门前的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组成的“门前三小”遍布城乡,切实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湖南进一步升级,推行实施由小书屋、小讲堂、小戏台、道德宣讲小队、文艺表演小队等组成的“门前十小”示范工程,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
过去10年,“门前十小”“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在湖南遍地开花,乡村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基本实现了“一乡一村均有一个文化服务中心”,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显著提升,达到6496.5平方米。
过去10年,湖南持续加强艺术创作经费保障,每年安排省级艺术创作扶持资金3000余万元,围绕重要题材和重大时间节点,创作推出了一大批为时代传神写貌的优秀作品,包括近200台大型舞台剧目、70多个复排优秀传统剧目和400多个新创小戏小品。与此同时,坚持艺术为民惠民,策划了30多项艺术品牌活动,每年送戏下乡超过1万场次。
过去10年,非遗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依托苗绣、苗族服饰等项目启动的“让妈妈回家”非遗助贫计划,设立苗绣培训基地20多个,举办专题技能培训50余期,培训绣娘6000余人次。截至2021年年底,湖南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93家,参与群众达12.9万人,助力6.8万人脱贫。
过去10年,以擦亮“文化湘军”“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名片为抓手,湖南不断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壮大,全省共有8家上市文化企业和10余家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到2025年湖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将超过5000亿元,旅游业年总收入将达1.3万亿元左右。
2022年8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湖南:文旅谱新篇 今朝更好看》
↓ ↓ ↓ ↓ ↓ ↓ ↓ ↓ ↓
责编:陈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