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杭州,都会想到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让我们认为杭州的美景只在于它的山水,却不曾知道,历史上的杭州,曾有“东南佛国”的美誉。而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又让杭州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至今还有很多经典的历史遗存。位于杭州拱墅区大运河沿岸的香积寺,就是其中之一。它既是杭州佛教文化鼎盛的重要见证,也是大运河民生文化的真实写照,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宗教及旅游价值。
香积寺旧名兴福,始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由当时的一位柯姓居民捐赠宅院而建成。“捐宅建寺”在当时非常盛行,杭州城里类似的寺院不下十座。香积寺建成以后,香火日盛,在吴越、南宋之时达到了鼎盛状态。元代建立以后,尊藏传佛教喇嘛教为国教,汉地佛教受到了严格的管制甚严,故香积寺和其他佛教寺院一样进入了衰退期,元末更是毁于战火,后于明代重建,清代又有多次重修。
香积寺的石塔就是建于清代。清康熙五十二年 (公元1713年) ,一代高僧祥文和尚在香积寺山门内建造了毗卢阁和两座宝塔,两塔一东一西,傲然挺立,东西对称,相隔十余米,形制相同,西塔离中轴线较远,东塔较近。后来,毗卢阁被毁,石塔中的东塔也被毁,只剩下西塔,存留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香积寺石塔为八面九层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石塔。二层以上为平座的栏杆,用青石砌筑而成,其余部分则用湖石。塔身八角形,转角处雕出圆形倚柱,每面中央雕壶门,两侧为浮雕的佛像或经文。檐子相叠而成,檐下平身科为五踩偷心造,檐子出飞椽,檐刻有筒板瓦笼、勾头、滴水,翼角雕出老、嫩戗,高高起翘。整个塔身高挑而匀称,质感十足。
香积寺双塔是仿照灵隐寺的双塔而建造的,但结构手法与浮雕却截然不同,采用了经幢的一些作法,在浙江省实属罕见。雕刻艺术又比较精细,是清代初期的代表作,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留存的清初佛塔,香积寺石塔历经了数百年沧桑,由于自然因素的侵蚀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曾遭受了很多破坏,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维修,让它能够留存下来,继续与香积寺一起,见证杭州大地的日新月异。
(图片源自网络,感谢分享!如有侵权,删图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