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奏响新生活 阿佤人民再唱幸福之歌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西盟很小,面积1353.57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全县总人口不足十万人;
西盟很大,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在此唱响,从遥远边疆传遍祖国各地;
西盟很美,一片山林一处景的自然风貌,是令人向往的“中国生态第一城”。
然而对于这座地处边陲的云南小城来说,它的“名片”远远不止这些,它还是我国的原始秘境、木鼓之乡。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边疆”“民族”“乡村振兴”等关键词,也在西盟县一一阐释。
如今,老百姓凭借这些“名片”过上了幸福生活,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象征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旗帜,也在祖国的边境上迎风飘扬。
返乡
建设边境小康村
永俄寨的前坪上佤族人民正热情演奏。人民网 吴茜薇摄
来到西盟,满眼便都是山。
一路蜿蜒一路景。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便是那散落在森林中的村寨,常年云雾弥漫,宛若仙境。拨开云雾,沿着石头铺开的路子继续往前,一栋栋别致的佤族建筑跃入眼帘。
深藏山林之中的马散村永俄寨,距勐卡镇 10 公里,此前因生产力落后、交通闭塞,以至隐于大山无人识。
娜能,第一批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第一批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园的青年。
“2015年以前,这里还是个落后的村落。”娜能回忆着,自己从小就着赤脚上学,即使到了初中情况好转,也是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三年级以前,我没有穿过鞋子。”
2014年,大学毕业的娜能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乡创业。待到回乡时,村里的房屋、道路、产业等仍然发展滞后。
“小时候我就在心里默默发誓,将来要把家乡变得更美。没想到就在毕业后,一项国家的好政策,就恰时送了进来。”原来,就在2015年5月,云南省委提出,“情往边疆洒、项目往边疆放、资金往边疆流,先要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事项办好”。
西盟县在一年半时间内,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老旧寨子焕然一新,聚集的部落也从大山之间,迈向了更为开阔的富饶之地。
安居工程落地后,娜能冒出了大胆的想法:开一家客栈。起初,娜能没有得到家里的支持和理解,但她并不言弃,争取到大学生创业贷款申请后,率先在村里发展起了旅游业。
村民们看到娜能的客栈游客入住从三五人到节假日时爆满,一房难求,生活越来越红火,也不再安于当下,开始投资修客栈、建农家乐。
如今,寨子里已有多家农家乐,十余家小客栈。永俄寨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最美乡村、 云南省民主团结进步示范村等多项含金量高的荣誉称号。佤族人民的笑声,也从大山深处越飘越远。
发展
找准方向齐致富
扎药正在喂养肉牛。人民网 吴茜薇摄
阳光洒进清晨的秧洛村,放眼望去,云卷云舒,草色青青。
“哞—,哞—......”牛鸣悠扬,“撞进”了人们香甜的梦中。
在西盟,历来有种草养牛的传统,佤族群众更是将“牛”作为财富的象征和文化的图腾。
如何带领村民通过养牛脱贫致富?随着普洱市大力开展“一县一业”,西盟县紧抓“肉牛产业”这个风口,将脱贫经验带入深山、送到每位村民的家门口。
“秧洛村一直都养牛,但在村子里只管放,不管养。”杨娜是勐梭镇的宣传委员,也是个性子爽快的能干人,从她2019年到这里帮助村民脱贫起,就没少操心。
“村民觉得养牛除了买牛之后,不需要成本,也不需要喂养,山里一放,便可当个‘甩手掌柜’。”杨娜说,以前村里养的都是黄牛,但黄牛和肉牛相比,不仅生长周期慢,饲料转化比也很低,不加认真喂养,便是几年下来,都不能卖个好价钱。
杨娜介绍,立足西盟县肉牛产业发展群众基础好、资源禀赋优等传统优势,县政府组建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积极搭建政府与企业、农户合作平台,高质量推进肉牛产业发展。
同时,依托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设立100万元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对养殖户购买能繁母牛提供20%资本金支持,养殖户按规定日期偿还资本金,从而解决群众买基础母牛无资本金的难题。
杨娜边走边说,配合双手比划,讲述着秧洛村变化的由来,不知不觉带大家走到了一户人家的牛圈前——村民扎药正切着饲草,准备投喂身旁的3头西门塔尔牛。
“您这牛转眼都这么大了啊,养得真好!再大一点又可以卖给农场了吧。”杨娜熟稔地走上去问候,扎药抬头看向我们,笑着摆摆手,暂停了手上的忙活。
“是啊,前段时间我刚卖了一头小牛,卖了1万4哩。”47岁的扎药是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村民,以前家里穷,吃的是山茅野菜,住着竹笆茅草房,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
扎药说,脱贫攻坚后,扶贫政策让家里有了甘蔗产业、牛产业,生活变得好起来,特别是近年的肉牛养殖,家庭收入不仅破了10万元,还贷款买了一辆大卡车,一边帮助村里拉拉货物,一边还能增加收入。
除了主动养殖肉牛来脱贫致富的村民,这些年,当地政府也在着力破解群众“不愿养、不会养”的问题。
“我们采取了‘孵化式、师带徒’培训模式,选派养殖能人、养殖大户等到企业开展为期15—30天实操培训。”西盟县畜牧工作站兽医师陶玉波说,要让群众掌握良种肉牛养殖流程、养殖技术、养殖标准,只有通过严格的技能考试,才给予发放结业证书。
另一边,肉牛养殖技术团队也将常态化赴养殖户家中开展“定点式、上门式”技术服务,帮助养殖户解决疫病防疫、冻精改良、助产处理、科学喂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肉牛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经营。
通过在勐梭镇秧洛村开展试点,711户农户中有243户养殖肉牛,存栏肉牛1167头,其中,养殖5头以上肉牛养殖户达到105户,有51户养殖大户加入合作社;新改建牛圈2400平方米,种植优质牧草3263.9亩,预计2年内秧洛村肉牛养殖规模将达3500头以上。
振兴
带着文化走出去
佤族特色织锦。人民网 吴茜薇摄
“筒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文章,那是阿佤山的民谣,那是与生命相依的古歌。”一位佤族妇女,只需一套简易竹木制腰机、几根多彩细线,就能织出“挂”在身上的“彩虹”。
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织布......佤族人民的古往今来,穿梭在一针一线里,随着时间流转,不曾褪色,反而愈加流彩。
这项耗时长、工序复杂的手工工艺,是如何代代相传?一套“智慧方案”,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自2019年起,西盟县先后投入140余万元用于佤族织锦展厅建设,技能培训,调查研究,图书出版,民间采风等工作,一边挖掘传承保护佤族织锦文化,一边推动佤族织锦走向市场。”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罗闽闽说。
同时,西盟县以“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对佤族织锦手工艺人进行技术培训。培训范围覆盖西盟县5镇2乡,直接或间接为西盟县3000余名织锦能手带来了就业机会,每人每年人均收入达6800元以上。
三年过去,织锦不再只是佤族的文化生活,更是帮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物质载体。
佤族织锦县级非遗传承人,李宪兰,是该政策的“受益者”,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带头人”。
2015年,在西盟县政府的鼓励下,李宪兰成立了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投身于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开发。
“佤族织锦不能停留在传统,只有创新,才能迸发出新的文化活力。”李宪兰回忆,这几年,她去过很多地方,试图从多样的手工技艺中,寻找新的突破。然而只在技艺精进上下功夫,在李宪兰看来,还是缺乏了一点活力。
“当时每天就在想,我们的织锦工艺还能运用到什么地方呢?”李宪兰拿起桌上的颈链来回翻转,小小一根,竟在两面都布满不同图案,看着十分别致。
“瞧着有趣吧!你看这里还有香包、小领带、刺绣贴等等,把民族特色融进年轻人喜欢的元素里,这就是我们寻找的突破口之一。”李宪兰笑着展示,“这些东西虽然小,但我们的订单都爆了呢,要到8月中旬才能出货。”
近两年,“西盟印象”已带着佤族文化走出全国、走向国际,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俄罗斯等地,受到各地消费者的赞赏与青睐。
“用产品说话,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李宪兰说话期间,一旁的手机叮叮响起,原是又一个新订单等待着当地村民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