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湛蓝径行宣传组2022年7月15日电
通讯员:梅影 程俞铭
阳江漆器髹饰技艺被誉为“阳江三宝”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2022年7月15日,湛江科技学院“湛蓝径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为了解阳江漆器髹饰技艺的文化传承,前往阳江漆器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阳江漆器博物馆设在阳江漆艺院内,是阳江漆艺院AAA景区的核心部分。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诗人田汉在1962年到阳江漆器工艺厂时给阳江漆器题写:“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此诗极大程度地概括了阳江漆艺作品的魅力与阳江漆艺人对待漆艺的态度。阳江漆器髹饰技艺被誉为“阳江三宝”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二百名年的历史。“一件好漆器的魅力除了在于神秘而美丽的漆色外,还体现在工艺技法和操作过程中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阳江漆器髹饰技艺里有很多传统的髹涂技法和装饰工艺。”阳江漆艺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一种具有广东岭南海洋文化特色的漆器工艺。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内景 王雯菲摄)
在参观阳江漆器博物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阳江漆艺发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是在清朝,另一个高峰是在民国期间,据《阳江县志》 “人物” 所记载:时任阳江县县长李伯振于民国22年(1933年)夏办了“阳江县立改良漆器传习所”(官办),大力发展漆器工业。1935年为阳江漆器工艺发达兴盛时期,阳江城区主要商业街南恩路西段(西门街)差不多全是做漆器产品的商铺。1936年,南洋赛会上阳江的一个精巧玲珑、花样优美的皮雕“万寿金花漆盒”荣获金质奖章,阳江漆艺作品再一次得到外界的认可。故宫古漆器研究专家王世襄先生在他的名著《髹饰录解说》中引述阳江县志称“所制漆皮箱、漆皮枕、漆皮盒、漆皮椅俱极精良,驰名京省远及外洋”。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二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随后我们了解到,漆艺制作归类起来分为八大类:髹图、描绘、镶嵌、刻填、磨绘、变涂、堆塑、雕漆;漆画制作需要的材料竟有几十种之多。而阳江漆器在近代更是名声在外,发展迅速。生产的产品畅销国内外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还为国家制作过国礼赠送国外领导人。阳江国营漆器工艺厂生产的漆器产品是广东省出口创汇的一面红旗。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一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一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一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传承数百年的阳江漆器制作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当地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老祖宗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在阳江这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代代相承,薪火相传。集阳江漆器之大成的阳江漆艺院,向世人展示着阳江漆器的前世今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传承百年的精湛技艺曾一度面临失传。幸好如今阳江漆器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匠人们的精湛手艺得到妥善延续,在徒子徒孙们的手中代代相传。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二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图为阳江市漆艺馆一层展厅内景 王雯菲摄)
阳江漆器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兼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岭南地方文化特色。但由于各种材料、市场和文化等原因,造成了现在漆器产品跟市场脱节。在这个大背景下,阳西漆器博物馆的创办,是让漆艺爱好者可以学习到前辈们的传统的漆艺修饰技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图为“湛蓝径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大合照 王雯菲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唯有流光溢彩的漆器永不褪色。自1936年阳江漆艺作品在南洋赛会上获得金奖后,阳江漆艺人不忘初心,不断提高自己作品的技艺含量与艺术水平。阳江漆艺的发展历史曾经几度辉煌,目前参加国内外展览的作品获奖无数,从一幅幅精致唯美的漆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漆艺匠人的工匠精神,不禁为“大国匠心”点赞。作为华夏子孙,我们都有责任传承漆艺文化,呵护阳江漆器、发扬阳江漆器,进一步推动传统漆艺的创新,让传统漆艺回归其“日用价值”,让传统漆艺产品成为生活时尚,让我们一起期待阳江漆艺更大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