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韦骧有一首《登蓬莱阁》:“行尽东州到此州,登临更尽北山头。孤城突兀连沧海,三岛参差耸暮秋。广座下疑鳌负石,危檐远学蜃为楼。蓬莱方丈虽冥邈,高阁今朝亦胜游。”
蓬莱阁在山东蓬莱市西北的丹崖山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由登州知州朱处约在龙王庙旧址修建,目的是供人们游玩。登州治所在蓬莱县,故名。明万历十七年(1589),巡抚李戴于蓬莱阁旁增修了一批建筑物,统称蓬莱阁。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府杨本昌和总兵刘清主持扩建,使其规模扩大。
蓬莱阁主阁坐北朝南,为三开间,四柱七檩五架梁,重檐歇山顶环廊式两层建筑。屋顶为绿琉璃正脊,筒瓦屋面,绿琉璃瓦剪边。现存的蓬莱阁主体系清嘉庆年间修建,由主阁、东西厢房、东西配殿组成。蓬莱阁建筑群包括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三清殿、吕祖殿、弥陀寺等六组建筑单体。
蓬莱阁居高临下,视野开阔,适合观海赏景。尤其是海市蜃楼时常发生,景色变幻,气象万千。宋代苏轼《海市》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苏东坡的才情、诗意与名望,让蓬莱阁及海市,名声大噪。很多人登上蓬莱阁,大概也是为了一睹海市的奇幻瑰丽,或者亲近大海波涛,感受海的壮观。
蓬莱不仅有海市蜃楼,更有神话与传说。司马迁《史记》记载:秦始皇派徐福从蓬莱去东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蓬莱阁还与八仙过海传说有关。八仙故事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一回在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全真教丘处机写过一首《登蓬莱阁》:“一上蓬莱阁,虚心瞪目遥。云移山自长,水到海还消。俯视蛟龙窟,傍观鸟鹊桥。何忧远轻举,咫尺近丹霄。”丘道长的诗有道家气息,登上蓬莱阁,感受到的是仙气云绕。
明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浦钅宏 是山东文登人,对于蓬莱阁非常熟悉,曾赋诗《登蓬莱阁》:“人间无路问蓬莱,大竹山前一径回。吞吐鲸波淹日月,升沉蜃气幻楼台。海边渔父随鸥狎,云里仙人跨鹤来。向夕波摇星宿动,明珠历历掌中开。”
至明代,蓬莱阁一带已经形成蓬莱十景:仙阁凌空、狮洞烟云、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神山现市、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含灵、漏天滴润。观景访仙,是蓬莱阁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让仙人传说与历史交融,由不得人们不向往。人们来蓬莱,大都要登一登蓬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