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了解湖南的游客而言,会觉得哪里没什么好玩的,即使有也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景点,否则怎么会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呢?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在湖南除了拥有诱人欲滴的美食以外,还有很多值得前往的打卡地。在湖南长沙就有一景区,集儒释道为一体,已被国家纳入5A级旅游景区了,最主要的是免费对外开放。这里就是位于长沙的岳麓山,拥有文人墨客、高僧老道、鸿儒巨子在此开拓的岳麓山重要文化内涵。
据悉景区占地面积约35.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八大景区在内,即咸嘉湖景区、后湖景区、寨子岭景区、石佳岭景区、桃花岭景区、橘子洲景区、天马山景区、麓山景区等等。麓山景区是比较难得的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约5.28平方公里,地处湘江西岸,属于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最为核心的景区之一。
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的古麓山寺,山门上的四个大字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之称的李邕所写麓山寺碑号被称为三绝碑,不论是刻工、书法还是文章都以俱佳而闻名。通常也是岳麓山中现今遗留年代最古老的寺碑,山门上的一副对联诉说了麓山寺的历史以及所占地位。古麓山寺历经无数风雨摧残,隐藏在山林深处,但是仍未能摆脱屡次被毁,屡次重建的波折命运。
时至今日唯有山门跟观音阁奇迹般地保留下来,古麓山寺依山就势参建而成,虽然寺庙里的殿宇数量不多,但是却仍能感受到所独有的壮观巍峨。寺庙两厢建有斋堂,观音阁、大雄宝殿、弥勒殿依次排开,寺庙里面最吸睛的绿化,跟寺庙外面的古木参天交相呼应。麓山寺前有两棵苍劲有力的罗汉松,一大一小,一左一右,仿佛在日夜守护着寺庙安危似的,至今已有1700余年树龄了,被称为六朝松。
舍利塔中的舍利在梵文里面指的是身骨,是指逝者在辞世火化以后遗留的骨质结晶。相传释迦牟尼在圆寂进行火化以后,有八国国王分别取其舍利来建塔对其进行供奉。起初参建的舍利塔已经坍塌,民国初年佛教弟子找到原塔遗址又建了一座石塔。后来对舍利塔进行了修整,塔上下共计三层,上层顶端犹如僧帽的宝顶,中间四角以蕉叶状呈现,力士像浮雕五尊,内含对宝塔守护之意,底部则是须弥样式的塔基底座。
这里就是留有诸多古建筑的岳麓山,如果不知道去哪玩时,不妨到此感受这里的古韵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