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我们中国食管癌发病的人群大概占了全球 53%以上,死亡病例占到了 55%。”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援引数据道出了我国食管癌诊疗面临的严峻形势。
全球半数食管癌发生在中国,原因何在?看症状预防食管癌靠谱吗?预防食管癌,多久做一次胃镜合适?在接受搜狐健康采访时,沈琳教授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详细解读。
生活习惯加遗传背景导致我国食管癌高发
沈琳教授指出,中国食管癌患者中,食管鳞癌的占比达 90%以上,但欧美国家大部分是腺癌。两者的生物学行为不一样。
具体来讲,我国食管癌高发一方面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高盐饮食、常吃腌制食品、霉变食物,喜欢喝烫的茶等。特别是抽烟、饮酒的损伤。几乎所有食管癌病人都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这就导致男性食管癌发病率较女性要高得多。
另一方面是遗传背景的影响。“食管癌有易感基因,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山东,还有华南等地都是高发区。因此,它的发病可能跟遗传背景有一定相关性。”沈琳教授说。
此外,还有人发现食管癌跟口腔的一些菌群有关系。这些原因都说明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具有独特性。
早期没症状,预防要靠胃食管镜
所有癌症都提倡“早发现”,但食管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沈琳教授介绍说,来就诊的病人中,最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吞咽不畅、吞咽困难、异物感。其实有些病人还没表现出吞咽困难的时候,就已经处于进展期了。如果想要早诊早治,需要进行定期的食道镜或胃镜检查。
有食管癌家族史、肿瘤家族史及抽烟、喝酒、爱喝烫茶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可以把内窥镜检查提上日程。如果发现不典型增生或鳞状上皮增生,就要小心了。增生很明显的话,可能要每一年都做一次内窥镜检查。
如果是健康人群且前一次胃食管镜的检查结果正常,没有器质性改变的话,可以两到三年查一次。
“医生会根据病人情况,告知复查时间。但也要避免过度恐惧,每两三个月查一次胃镜没有必要。”沈琳教授提醒。
晚期治疗手段多年无突破,亟待新方案
既然早期难预防,那么治疗对于食管癌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此前我国晚期食管癌治疗的疗效仍不尽人意,治疗手段也非常有限。
沈琳教授介绍说,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只有 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这两种化疗一线治疗药物,而且带来的中位总生存期不到一年,巨大的治疗需求未被满足。
近一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癌中取得突破的消息不断。其中,PD-1 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化疗在国内获批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给医生们带来了更多治疗手段。
如何评价免疫治疗对于食管癌治疗格局的影响?沈琳教授给出了“突破”、“希望”、“促进”这三个关键词。
“‘突破’是指免疫治疗的出现,突破了食管癌五十年来的治疗困难和瓶颈;‘希望’是指它给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也给医生带来了更多治疗手段的希望;‘促进’是指免疫治疗促进了我们对食管癌的了解,引起了更多研究者对食管癌的兴趣,促使我们未来进一步探索食管癌背后的奥秘,为更多患者带去治愈的希望。”沈琳教授总结道。
现阶段,国内外布局上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企业越来越多。以纳武利尤单抗为例,除了食管鳞癌一线治疗,在国内还覆盖了食管癌辅助治疗、胃癌一线治疗等多项适应症。
“这说明跨国企业也越来越关注我们中国人的临床治疗困境。”沈琳教授谈到,“如果全世界都来关注我们中国病人的需求的话,相信我们的食管癌、胃癌未来的治疗发展还会更好,治疗手段、有效的药物会更多,我们也期盼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