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正酣,在常规旅游景区之外,前往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打卡文化地标,享受别具一格的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正在成为旅游新风尚。本期聚焦文化产业园区游,采访报道湖南、湖北、北京三地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如何通过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赋能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催生新发展动能。
#
湖南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
丰富活动带来暑期旅游热
张 玲
连日来,湖南各地持续高温。与此同时,暑期旅游市场也掀起了新热潮,亲水游更是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
位于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内的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近段时间游客激增,人工造浪池的巨浪冲击、热血澎湃的水上飞人、刺激的水上游玩项目和水上电音派对等,让游客感受久违的清爽。不想玩水的游客也可在人工沙滩约好友一起竞技沙滩足球、沙滩排球,十分惬意。
▲ 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 熊汉泉 摄
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于2020年11月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机遇下,园区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力度,旅游发展成果显著。“当前,结合暑期旅游市场需求特点,园区内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新活动、新玩法,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昭山文化产业园党工委委员戴理表示,为刺激暑期文旅消费市场复振,昭山文化产业园内相关文旅企业还纷纷推出暑期旅游优惠政策。
园区内的盘龙大观园是湘潭最大的天鹅栖息地,湖面水光潋滟,两岸山色秀美,300亩荷塘里荷花竞相怒放,黑巴拉多葡萄、夏黑葡萄等8个品种葡萄陆续成熟,怡人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暑期里,盘龙大观园内包括尖叫乐园海盗船、乘风破浪和勇士攀爬乐园等40多个游乐项目免费对游客开放。暑期周末入园的游客可以参加每天两场的水上龙舟赛,还有针对青少年的小勇士夏令营,提供野外生存、手工制作、自然科普、行为养成等10种不同类型的夏令营课程。
除了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和盘龙大观园,昭山文化产业园内的好去处还有很多。游客可以选择花一两个小时爬爬昭山、走走古道,感受城市绿心的魅力。若是累了,在昭山古寺歇一歇脚,看落架大修后的古寺依山层层迭起,千年银杏苍翠碧绿。还可以在昭山途居房车露营地,以苍穹为被,在依山傍水的原生态木屋里小憩片刻,在房车酒店中把酒言欢。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在七星村的溪边垂钓,看农家庭院、青砖碧瓦古色古香,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目前,湘潭昭山文化产业园已启动包含城市标志、森林游步道、户外彩绘等内容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绿心谷民宿项目,为园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集聚强劲动能。
全景扫描
目前,湖南省共有各类型省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7个,主要涵盖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动漫游戏业、工艺美术品业和文化创意5类产业。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个,获得创建资格园区1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个,湖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湖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2个。
近年来,湖南省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依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抢抓文旅融合新机遇,实现“特色定位、差异发展”,部分园区更是依托特色文化旅游实现快速发展。例如,浏阳河文化产业园聚焦创意烟花产业,推动创意烟花数字化转化和应用场景创新,指导花火剧团打造了“焰遇”系列沉浸式舞台剧场秀,并成功输出到北京、武汉等地。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则打造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有湘西民间工艺、民族服饰及旅游产品一条街以及湘西非物质文化表演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
#
湖北襄阳唐城:
构建夜间文旅消费生态
瞿祥涛
夜幕下,位于湖北襄阳的唐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筑群中,复古演艺轮番上演,唐装秀女仙袂飘飘,好一派盛唐气象。
唐城于2015年5月开园营业,拥有40万平方米的国内较大仿唐建筑群。由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妖猫传》是唐城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开篇首秀。此后,以这里为主拍摄场地的影视作品包括《天盛长歌》《将夜》《九州缥缈录》《花木兰》等。如今,唐城是一座充满唐风唐韵的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全景演艺、商业运营于一体的唐文化主题旅游休闲街区,并先后成为湖北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介绍,唐城已累计接待游客近1100万人次,接待勘景剧组350余家,在此拍摄的影视作品达80余部。特别是作为热播剧《梦华录》的取景地,唐城在暑期迎来大批游客打卡。
最初的影视拍摄基地如何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影视的带动只是一时,不能长久地带来游客。加之景区夏季白天炎热,让游客望而却步,夜间虽凉爽,却没有任何项目吸引人。”唐城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唐城的运营团队把目光瞄向了夜游。
“文旅融合及夜经济发展乃是大势所趋。”上述负责人介绍,2017年初,《盛世唐城之大唐倚梦》全景行进式夜游演艺项目立项,2018年7月面世。项目以唐城的仿唐建筑群为全景式舞台背景,设计出三大片区、五大主舞台,以开放性线路、多点表演的形式,呈现出一幅大唐盛世的宏伟画卷。近400名专业演员,沿途展演赫赫威武的皇家军阵、浩浩荡荡的商贾马队、恢宏大气的唐风乐舞、繁华靡丽的唐宫街市。该演艺项目一经推出即成爆款。2018年,对外开放仅3个月,景区就接待夜间游客超40万人次;在2020年的“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期间,更是一票难求。
▲ 夜游唐城 唐城供图
夜游项目推出后,唐城将商业配套与之结合,打通文旅产业运营闭环,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夜间文旅消费商业生态圈,并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眼下,随着郑渝高铁全线开通、暑期旅游档的来临及湖北省跨省团队旅游全面恢复,唐城于7月1日启动“清凉暑期惠民季”活动,当日便吸引了近5000名游客。来自重庆的游客邹贤伟说:“唐城的景色很美,我还看到了热播剧《梦华录》的拍摄点呢。”
唐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夜间,唐城由万盏灯笼点亮,让游客感受“长安天街白如昼,璀璨盛唐不夜天”的大唐盛世,更有梦幻巡游、唐乐舞、异域风情、踏歌行、赵府招婿、御园赏妙乐等全天40场精彩演出引燃欢乐暑期。
全景扫描
襄阳唐城、枣阳汉城、昙华林艺术区、莫愁村……近年来,湖北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湖北全省范围内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逾百个,总投资数千亿元。
与此同时,湖北各文化产业园区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今,不少文化产业园区既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地,更是旅游出行的热门选择,彰显着文旅融合实绩的文化产业园区游释放着十足的吸引力。
#
北京欢乐谷:
消费新场景提升文化软实力
鲁 娜
7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北京欢乐谷入选。深耕北京10余年,作为北京首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2006年开业的北京欢乐谷,秉承华侨城主题旅游公园“三年磨一剑”以及“精品欢乐谷、常看常新”的经营理念,通过产品打造、内容打磨,持续探索“演艺”欢乐谷的创建要素与经营模式,重构文化旅游消费场景,着力提升软实力。
北京欢乐谷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北京欢乐谷推出天光夜谭PLUS升级产品,在“夜游、夜秀、夜赏、夜宴、夜购、夜读”的基础上,增加两大国潮幻影秀、一个亲子无动力游乐区、一处策展型购物中心、一场升级版花车巡游等新业态产品,通过打造若干沉浸式演艺场所和场景,采用“一干多枝”的演艺布局,突出一个演艺主秀、做大若干“枝秀”的办法,让“演艺”欢乐谷常玩常新。
记者了解到,北京欢乐谷的文化演艺,不是简单的机械特效,而是人、物、情、景、动作、环境和故事的共同演绎。同时,该园还积极激励游客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主动参与进来,“找到戏精、过足戏瘾、当回明星”,让参与者得到差异化的个性沉浸体验。
从“国潮文化节”开始,北京欢乐谷在2022年发力“国潮年”主题,对景区进行系统性升级。随着暑期到来,2022华侨城文化旅游节之北京欢乐谷国潮狂欢节也如约而至,以“演艺为核、游乐为媒、休闲为旨、艺术为能”,组合构建暑期欢乐场。夏日限定水枪泡泡节、冰淇淋文化节、网红美食节和每周五、周六晚的电音节等轮番上演,为广大游客奉上一场夏日盛宴。
▲ 《金面王朝》演出现场 北京欢乐谷供图
好的场景、好的装置更需要好的内容来活化。北京欢乐谷滚动创新演艺内容,去年,驻场东方神话秀《金面王朝》升级焕新归来。2022年,天光夜谭PLUS在2021年既有场景装置的基础上实现迭代升级、创新突破。例如,其中的《盖世英雄》城市空间互娱装置体验秀以东方文明展开,打造主题公园IP“齐天”,融合武侠精神、中国功夫、盛世鼓韵、飞天胡旋、潮流街舞、跑酷杂技等10余种表演艺术、200余项高科技光影,交互打造沉浸式英雄体验。
北京欢乐谷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持续优化日夜产品结构,北京欢乐谷布局日夜精彩的文化演艺矩阵,形成“白天·大秀欢乐,夜晚·欢乐大秀”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可以适应“全天候、全季节、全人群、全感官”的产品组合形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景扫描
随着气温攀升,首钢园内餐厅、商场、体育馆、艺术馆、书店等都在傍晚时分开始迎来客流高峰,园区“夜经济”正逐步升温。有YOUNG市集每周末将在首钢园精彩上演,非遗匠人同台炫技、潮玩卖家带来手作好物、民谣歌手绿茵现场,文化节、艺术节、文创市集、展览正围绕着京城的文化地标陆续启动。
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发挥首都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以798艺术区、北京首钢园、朗园、北京欢乐谷、隆福寺、北京坊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正彰显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蕴,赋能旅游发展,满足游客市民文旅消费的活跃需求,加快文旅产业复苏。
记者手记
文化产业园区:
激活城市文旅消费活力
鲁 娜
多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在促进文化企业集聚、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动产业工作的重要抓手。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文化旅游消费也因时而变,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不断涌现新兴文化旅游消费产品和业态,消费活力进一步彰显。精品展演、文创市集、汉服游园、户外艺术等丰富多彩的业态、产品不仅彰显了园区的文化底蕴,也赋能了旅游发展,满足游客市民文旅消费的活跃需求,加快文旅产业复苏。
文化产业园区游,沉浸式文化体验最为关键。场景化、沉浸式已成为新一代游客需求的关键词。其中,有着超前的消费力、善于分享个人旅行乐趣、不按常理旅游的“Z世代”消费者正不断影响着文化和旅游市场,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带来了新面貌。
去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培育融合共生文化生态。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创建园区利用区域内老旧厂房、街区、仓库等更新改造为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的产业发展空间、艺术生活空间,打造文化新地标。引导园区营造社区化工作生活环境,面向社会开放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文化活动,增强对入驻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文化吸引力。鼓励园区结合自身发展定位,依托园区内商业空间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
由此可见,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发展的双重驱动下,通过文化赋能,重构消费场景,文化产业园区将逐渐向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转型,使市民游客更好地接入文化、传承文化、感受文化,引领文化旅游消费新风尚。
2022年8月6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走,去文化产业园区旅游》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