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旅游行业是需要创新引领、人才支撑的重要领域。当前,是我国建设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塑造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学校“1329”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为依托,全力整合四川省内的旅游研究力量,持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增强了学校服务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能力,走出了创新旅游学科发展的新路径。
紧跟需求
专业建设有成效
旅游管理专业一直是乐山师范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2008年获评四川省特色专业,2013年获评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乐山师范学院被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二级学院(系)、专业(群)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单位,旅游管理专业被列入该项目的子项目,并确立为开展二级学院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点;2022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亮点有: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乐山师范学院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强化合作育人,打造混合式和嵌入式教学团队,探索由学校教师讲授课程理论部分,校外(政、校、企)专家讲授实践部分的分段式、模块式、嵌入式教学新模式。“企业总经理进课堂”“金牌导游进课堂”受到学生认可。
近3年,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50余项、省级奖项50余项,获奖学生达300余人次。以科研促教学,教师服务地方项目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开阔学生视野,吸纳学生参与相关项目,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技能。
近3年,乐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集成学生成果出版著作2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组建鹏飞旅业集团实施实验实训室模拟经营和班级公司模拟经营,与共青团乐山市委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为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实践工学融合。获批文化和旅游部大学生团队项目2项。全力支持教师深入行业实践和文旅部门挂职,考取行业资格证,专任教师基本实现双师化。
深化校地合作,提升旅游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乐山师范学院通过加强与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等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乐山中心城区旅游咨询点、乐山大佛景区以及乐山其他著名景区(点)提供志愿讲解、咨询服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社交礼仪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均得到提升。志愿服务团队工作广受游客和市民好评,获得乐山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20年9月,“志愿乐山志旅相伴——乐山文化旅游与世界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项目”获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四川省赛金奖。
强化校企共育,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职能。乐山师范学院通过与洲际集团合作建立“洲际英才培养学院”,6年间,在人才培养中嵌入企业课程16门次,企业师资授课合计30余次,派出学院教师考察学习20余人次。2018年以来,将洲际集团模式引入乐山开元集团名都大酒店、万豪集团峨眉恒邦艾美度假酒店开展合作,在两家酒店开展了新生开学典礼及专业导论课教育、新生家长专业了解等10多门次课程、600多人次课程见习,60余人次毕业实习。其次,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建立新都皇冠假日酒店、重庆希尔顿大酒店、威远石板河景区等基地近20家。适应旅游新业态发展,建立新型实践教学基地,新建七里坪省级度假区康养基地、深圳观澜湖运动休闲与度假基地、农夫山泉4A级工业旅游基地、四川旅游博览会博览馆会展旅游基地。
依托中心
学科建设亮点纷呈
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科建设主要依托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形成了“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遗产保护与文旅发展、生态旅游”三大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取得了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旅游经济与区域发展”方向代表性成果方面,乐山师范学院系统研究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亚太地区旅游市场结构与发展趋势。其中,乐山师范学院专家撰写的《AnnualTourismMonitor2018》等8本著作被亚太旅游协会采用,该系列成果对中国的国内旅游、入境游客量和客源地构成做了科学预测。
2020年以来,乐山师范学院积极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了包括《时间距离视域下成渝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等区域旅游经济与区域协调发展系列论文和调研报告,提出了若干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遗产保护与文旅发展”方向代表性成果上,主要体现在“跨喜地区”文旅产业合作研究、四川历史名人文化研究服务文旅强省、乐山世界双遗产研究助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3个方面。
首先,乐山师范学院的专家们撰写的《跨喜马拉雅地区投资环境指数估算以及对INFDI的影响——基于对该地区五个主要经济体的实证分析》等4篇论文、《四川省参与泛亚高铁经济圈文旅产业合作研究》等4本专著,从交通(空间)联通性、经济关联度、区域投资依存度、文化异同等维度,系统研究了中国(主要是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与跨喜马拉雅地区(“一带一路”重要区域)的文旅产业跨区域国际合作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基础、合作模式和旅游流规模等。
其次,乐山师范学院通过深挖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形成了《四川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名人资源开发研究》《乐山历史名人品牌时空分布研究》《历史名人郭沫若品牌形成研究》等论文13篇、《四川历史名人品牌发展研究》专著1本,为区域形象塑造、旅游产品开发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乐山师范学院立足于乐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长期开展遗产保护、遗产旅游、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等10多部著作,发表了《遗产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中政府的组织作为探讨》等相关论文100多篇,出版了《中国的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等教材;完成《乐山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乐山大佛保护与利用研究》《乐山大佛——峨眉山双遗产可持续保护模式与试点示范研究》等专项研究。
在“生态旅游”方向代表性成果上,乐山师范学院探索形成了竹产业生态旅游模式,服务“美丽四川”建设、地质与灾害研究,奠定山地生态旅游研究基础,为四川生态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师范学院在旅游学科建设过程中还为地方发展作出了贡献。通过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项目,辅导四川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旅游扶贫品牌建设,培训乡村旅游骨干人才,并在贵州省及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眉山市、巴中市等多地开展旅游规划、旅游品牌创建咨询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时,乐山师范学院还为四川、青海门源、湖北恩施、云南大理、河南等地的地质灾害及风险防治献策,为旅游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笃定目标
冲刺硕士点建设
近年来,乐山师范学院在探索发展过程中,旅游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将启动下一轮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聚焦多业态融合发展,服务好乡村振兴。
学校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学科建设主要体现研究特色和研究水平,重点是科研团队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及科研反哺教学,学校将对标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要求,加大旅游学科建设力度,全力冲刺旅游学科硕士点建设。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将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建设研究、成渝地区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利用研究、乡村生态旅游研究”3个研究方向持续发力,力争取得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申报。(郭剑英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郑元同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