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粮仓晋升“省文保”

旅游 南方日报 2022-08-05 02:02

原标题:分界粮仓晋升“省文保”

分界粮仓旧址已被打造成美丽乡村精彩节点。苏奕阳 摄

粮仓设有向外延伸的扶壁,以加强支撑能力。李福 摄

内部储粮房。冯章 摄

7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公布了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茂名有4处入选,分别是中共电白县支部旧址、怀乡起义指挥部旧址、谢氏抗战纪念楼以及位于高州市的分界粮仓旧址。

谈起分界粮仓,当地人脑海便浮现出杏花村的美丽乡村图景。得益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分界粮仓成了茂名乡村振兴精彩100里重要节点——高州分界镇杏花村乡村游网红打卡点。

网红景点晋升“省文保”,这是高州全力创建省文明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双核”驱动下取得的成果。

●邱茜

原莫氏大屋

一九五零年被改造为分界粮仓

盛夏,走进高州市分界镇杏花村,沿着平整的沥青村道朝着中心广场出发,很快就能见到这座方方正正的分界粮仓。高高的院墙,灰白的墙砖又大又厚,院墙将建筑体团团围住,风格十分粗犷。

外围的院墙全封闭,仅在正门高处开有小窗,据村民描述,这就是旧时粮仓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高空俯瞰,粮仓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分内外两圈建筑,内宅外仓,外圈建筑四面围蔽。二层高,绕两层回廊,围合着一个大内院。

“内院大概有35米宽、34米深。整个主体建筑面宽52.8米、进深52.4米,约4320平方米。”村民莫叔介绍,分界粮仓旧址又称为莫氏大屋,相传兴建于1938年,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分界粮所,于是原本的大户人家居住用房便改造为粮食仓库。

内院里还有一组一层高的建筑,原先是院落式居住建筑,后来也一并改为粮仓。

分界粮仓建筑风格粗犷简明,形似围楼,青砖墙、土灰瓦、两坡顶,悬挑出檐。仅在二层檐下开窗,距离地面约5米。四角在平面上略外凸,是警卫用房,与储粮房不同,有二层的楼板。二楼警卫室在外立面有十字形枪眼,门口也朝一层回廊开枪眼,防御性突出。粮仓的西南面,几道向外伸的扶壁给分界粮仓增添了几分力量感。据悉,扶壁主要用以加强结构支撑。

走进粮仓内部,外圈是一间间相同大小的储粮房,二层通高无楼板,朝回廊开门。地面上的青砖垄墙,铺阶砖。回廊朝内院敞开,上层的木楼板大约是为了利于排水防潮,明显向内院倾斜。储粮房门的样式具有明显的仓储特点,由一块块横板自下而上累叠至门顶,横板上下间有企口相接,可分块拆卸。储粮房一层排列着一个个方孔,内外封上木门板,这就是出粮口。

由于分界粮仓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好,仅有局部破损,虽然粮仓功能已没有,但是游客一看就可以清晰辨识出它的仓储功能,以及当年粮食是如何储存,如何装载取用的。

“分界粮仓是较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仓储类代表性建筑,见证了民国时期以陈济棠为代表的粤系政要和地方宗族在粤西经营的历史。”文博副研究馆员、高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冬青表示,分界粮仓旧址之所以能较为完好地保存下来,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保护和当地村民的自觉爱护密不可分。

“分界粮仓原来是我们这边莫姓大户的私宅,莫氏宗族对我们当地是作出过贡献的。1942年前后我们这里遇上大旱,莫氏家族向村民粜粮3000余石,还修建了医院。”莫叔说,一方面是村民感念莫氏宗族曾造福地方,另一方面这里曾是集体储存粮食的所在,对于农民而言这座建筑意味着“有饭吃,饿不着”。于是哪怕后来粮仓已经搬走,大家也还是自觉守护着这座旧址。

“分界粮仓成为‘省文保’单位,是坚定茂名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对高州历史文化的深度认可。分界镇杏花村作为美丽休闲乡村,有了‘省文保’这个招牌,能加强旅游开发古村落保护作用,丰富乡村振兴的内涵。”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廖君说。

日均接待超两万人

成美丽乡村流量担当

小东江旁,杏花村诗意流淌。河流以东是大片的良田果林,孕育着闻名遐迩的金牌储良龙眼、香甜的致富石榴果。高州作为农业大市,乡村产业振兴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杏花村原来是南秀农场,后来改为杏花知青农场,留下了许许多多知青在这片热土奋斗的故事。杏花村还是膏腴之地,水陆运输发达。村民富裕,民风淳朴,文教发达,名人辈出,较为知名的有中国文学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莫仑等。

村中除了分界粮仓旧址,还有一大批与之风格相似的青砖灰瓦传统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国风情建筑群,历史文化氛围浓厚。

杏花村还是茂名、高州重点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华段。在这段示范带上,有现代农业示范园、知青园、碧道、杏花驿站、杏福田园、归园田居、储良母树公园等景区,串珠成链,一派诗意田园风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分界粮仓旧址、杏花知青宿舍等历史文化遗产被盘活利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了以储良英雄母树文化、知青文化为代表的杏花印象。农家乐、民宿、农业采摘……杏花村里多业态蓬勃发展。在重要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

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杏花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村,分界粮仓旧址也成了网红景点。

“虽然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是走进分界粮仓,看着一个个出粮口,抚摸着一墙一瓦,感觉就像穿越一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油然而生。”游客邓思琪说。

而从化州来的吕先生则趁着暑假带着孩子来上一节农耕教育课,“让他们身处其中,感受当年的艰苦和朴素,教导他们要珍惜粮食,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还有一些村民自发到分界粮仓旧址当起了导游,给游客们讲述过去的光阴故事。

历史文化遗产是时光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抚摸着一砖一瓦,我们寻根溯源,唤醒共同的记忆与情感,这就是分界粮仓的流量密码。

数读

●目前,高州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37处,其中“国文保”1处,“省文保”13处;茂名“市文保”7处,高州“市文保”45处

●高州市博物馆文物藏品总数超过30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21件/套、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34件/套、三级文物486件/套

●珍贵文物数量排名茂名全市第一,全省第27

相关

高州“国文保”

“省文保”名录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州宝光塔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电白郡县城旧址

高州冼太庙

高州人民会堂

高州中山纪念堂

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旧址

广南医院旧址

安良堡梁氏大宅

海珊堂

旧城冼太庙

良艺冼公祠

南茂坡宫皇庙

兴文石桥

分界粮仓

声音

分界粮仓承载着当地一个时代的记忆,一座城市发展的足迹。随着它晋升“省文保”,也让人们不禁对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功能这个议题,重新展开了深刻的思考。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廖君:

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原则

高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曾是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两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高州文化资源丰厚且宝贵。尤其是高州府时期文化的挖掘,对目前茂名地区及湛江吴川、廉江等地广府文化、高凉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都起到引领作用。

高州冼太庙、宝光塔、安良堡大宅、潘茂名“思前井”、中山路骑楼街等古建筑,高州木刻版画、四大元年例、高州木偶戏、八音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署包籺、高州荔枝、储良龙眼等美食特产,还有高州名校教育、潘茂名中医药技艺传承,成为高州现代城市发展的名片,可以说高州历史文化遗产是多元化、全方位的,这是高州的巨大文化优势。

我曾多次到访分界粮仓旧址,可以说其成功晋升“省文保”单位是意料之中。这两年,前有高州宝光塔晋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州实现“国文保”零的突破;到如今再添一个“省文保”,这些都是高州文明创建结出的硕果。

然而,成绩是肯定,也是一种鞭策。高州有不少活化利用旧建筑的成功案例,这值得鼓舞和肯定,但是脚步还需要加快。正如分界粮仓,虽然主体得到较好的保存,但是内部楼板、屋顶等存在不少损坏、坍塌,亟待维修保护。现有保护,才谈得上活化利用,且活化利用应建立在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

高州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其他地方的经验做法,将来也或许会引入社会力量进行盘活利用。所以我很希望看到高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尤其是盘活利用之后,有更多更硬的措施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让这些瑰宝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文博副研究馆员、高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冬青:

期待更深层次活化利用

分界粮仓首先是民国时期的一座大宅院,时代风格比较明显。其次它是一座存储粮食的建筑,其建筑功能结构也非常明显,作为粮仓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由于我们过去对近现代工业、商业等方面遗产关注不够,这次分界粮仓旧址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晋升“省文保”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我们进一步拓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非常有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最大的难题,历来都是如何解决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我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贯彻十六字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而活化利用则应该因地制宜,分类分级进行规划利用。其次加大法治力度,坚决依照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去处理问题。

目前,分界粮仓旧址开辟作为参观展示场所,这肯定是其活化利用途径之一,也是活化利用最普遍的做法。而后续我认为仍然一要注重挖掘内涵,充分展示相关历史文化信息;二要做好保护和安全管理,三是提升服务。

针对分界粮仓旧址的盘活利用,我个人有几点看法。首先一定是抓紧抢救性维修,保护好建筑主体;然后是适当恢复其原有功能展示,即复原当时作为粮仓,它是如何存储、搬运、使用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功能、设施设备进行恢复展示。如果具备条件,后续我们还可以通过征集粮食行业的相关历史见证物,逐步开辟为一座行业博物馆。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开展有关陈列展览和文创活动。最后就是务必加强管理,配备一定的管理队伍,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能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就在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文明城市内涵。所以我很期待随着文明创建的不断深入,高州有更多历史文化遗产被发展、被挖掘、被传承、被保护。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推荐

拓宽视野,布尔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丝路故事汇
2022年8月7日

「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消费逐步恢复」太原晋阳湖畔:越夜越美丽

锦绣太原城
2022年8月7日

@重庆市民,温州邀你感受山海风情

@重庆市民,温州邀你感受山海风情 @重庆市民,温州邀你感受山海风情 @重庆市民,温州邀你感受山海风情
上游新闻
2022年8月6日

8月6日18时起执行!近期海南旅客离岛疫情防控措施公布

大河财立方
2022年8月6日

“穿越”梅河口知北村,体验旅游火爆出圈背后的故事

“穿越”梅河口知北村,体验旅游火爆出圈背后的故事 “穿越”梅河口知北村,体验旅游火爆出圈背后的故事 “穿越”梅河口知北村,体验旅游火爆出圈背后的故事
吉林日报
2022年8月6日

祖孙三代房车蜗居深山,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享受丰收喜悦

小蜗牛在囧途
昨天 19:37
七夕精彩继续!不容错过!“郧西七夕巡游”唯美上演

七夕精彩继续!不容错过!“郧西七夕巡游”唯美上演

秦楚网
2022年8月6日

汾阳贾家庄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汾阳贾家庄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汾阳贾家庄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汾阳贾家庄入选“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2年8月6日
5200余名滞留游客被妥善安置!美食博主点赞中卫疫情防控!

5200余名滞留游客被妥善安置!美食博主点赞中卫疫情防控!

宁夏新闻网
2022年8月6日

青海版“千岛湖”,现在是网红打卡点,湖水像绿翡翠,太迷人了

青海版“千岛湖”,现在是网红打卡点,湖水像绿翡翠,太迷人了 青海版“千岛湖”,现在是网红打卡点,湖水像绿翡翠,太迷人了 青海版“千岛湖”,现在是网红打卡点,湖水像绿翡翠,太迷人了
一路南风
2022年8月5日

清潭飞瀑避暑纳凉

光影艺术
昨天 18:22

乐享暑期“食”光,这些食品安全知识你都知道吗?

南方新闻网
2022年8月5日

省运会 看玉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高峰

省运会 看玉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高峰 省运会 看玉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高峰 省运会 看玉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迎来暑期参观高峰
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2022年8月5日

闫早宁:种“听海”长大的茶

直播日照
2022年8月5日

山西神池:依托长城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山西神池:依托长城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山西神池:依托长城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山西神池:依托长城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光明网
2022年8月5日

第二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京津冀消息通
2022年8月5日

丽江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丽江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丽江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丽江华坪:黑色转绿色,荒山变金山
金台资讯
2022年8月5日

七夕求婚变求救!海水猛涨,5人被困海边,场面尴尬

七夕求婚变求救!海水猛涨,5人被困海边,场面尴尬 七夕求婚变求救!海水猛涨,5人被困海边,场面尴尬 七夕求婚变求救!海水猛涨,5人被困海边,场面尴尬
光明网
2022年8月5日

神奇!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在这里共生,两岸记者走进宁夏沙湖景区

海峡导报社
昨天 18:14

安化云台山,茶旅三号夜游之旅

安化云台山,茶旅三号夜游之旅 安化云台山,茶旅三号夜游之旅 安化云台山,茶旅三号夜游之旅
旅行者那点事
2022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