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在“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启动。 李庭耀 摄
中新网晋中8月4日电 (记者 李庭耀)8月4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第十一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在“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启动,当地办起爱情盛会,邀客“相约‘七夕地’,邂逅千古情”。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中段、清漳河上游,这里滋养孕育了“牛郎织女”爱情神话传说,当地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至今还留存着牛郎庙、织女庙、南天门、喜鹊山等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遗迹。
2006年,和顺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2008年,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和顺县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
依托文化底蕴、历史渊源、红色文化、山水生态等优势,和顺县专注于12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致力于构建“东部山水爱情、西部红色康养、中部休闲避暑”特色区域,打造爱情之乡、太行人家、红色老区、避暑胜地的“和顺文化符号”,以高质量文旅助力高质量发展。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许利伟表示,和顺县将持续铸历史之魂、强文化之基、兴生态之业,加快建设更具创造力、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文旅强县。
35岁的张丽旭(右)手拿针线,向人们展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顺刺绣技艺。 李庭耀 摄
刺绣、传统美食、牛郎织女传说……启动仪式现场,人们漫步在非遗展、书画展、摄影展中。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古时女子会穿针乞巧。35岁的张丽旭手拿针线,向人们展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顺刺绣技艺,她的母亲就是和顺刺绣传承人。
“我10岁时就跟着妈妈学习刺绣。农闲时,我家院子里会聚集许多妇女一起刺绣,我就主动听、看、问,画出鞋垫样式,裁剪、刺绣。”张丽旭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的刺绣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实现了出口,“作为年轻人,我有信心把这项非遗传承下去”。
如今,和顺县南天池村一带的村民们仍保留着“看天”风俗,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在院中南边摆上桌子或案板,供放毛豆、玉米和蒸馍,以祈求爱情美满、生活甜蜜。
当日下午,第十一届中国·和顺牛郎织女爱情文化节南天池专场活动举行。在南天池村,一对对爱人把爱意写在表白墙上,向大山喊出心声,对唱爱情歌曲。
图为南天池村一景。 郑静 摄
和顺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李雪介绍,此次文化节为期一个月,以“相约‘七夕地’,邂逅千古情”为主题,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型情景剧《牛郎织女》演出、和顺文化推介展示、太行山森林旅游健身步道赛等16项活动。
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兵表示,希望和顺县以此次文化节为契机,探索新文旅、新消费、新场景、新生态发展路径,跑出文旅“加速度”“高质量”和“新状态”,引领晋中市文旅产业竞相发展、全面发展、升级发展。
文/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