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内主要有五大水系,即白溪、大溪、清溪、凫溪和中堡溪,其中白溪则是宁海县内最大的水系。
白溪上游主要由清水溪、浑水溪和大松溪相汇而成,相汇处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白溪水库。
白溪的主流名叫清水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峰学堂岗北麓,海拔高度1094.5米,在台州市天台县境内称为大同溪,经庙下坑进入宁海境内,称为清水溪,亦名梅坑溪。
清水溪流入宁海境内的第一个村庄,名叫逐步村,隶属宁海县黄坛镇,是宁海县最西端的村落,因此称为宁海版图上的“西极村”。
这一带原属双峰乡,2004年并入黄坛镇,崇山峻岭之间,山一程,水一程,避世而远离,远望如同天空之境。
群山环抱的偏远地带,在公路通达村庄以前,只有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因此得名为:逐步村。
清水溪和浑水溪,都是驴友溯溪戏水的热门之地,清水溪溯溪戏水的精华地段,通常在逐步村与张辽村之间。
逐步村前山脚下的清水溪上有一座石拱桥,名叫永迎桥,是宁波市和台州市的界桥。
清水溪下游,与浑水溪在岔路镇兰田庵村脚下相汇后,再至柴家岭山脚下与大松溪相汇,三溪合一,相汇为白溪水库。
浑水溪,发源于天台山脉华顶山南麓,在天台县内称为金顺溪,经望海尖流入宁海境内,称为浑水溪,浑水之名与清水溪相对应,一清一浑。
浑水溪溯溪的经典路段在枫路湾和白龙潭之间,崇山峻岭,峡谷沟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引人向往。
2021年6月13日,上海市的67名旅游爱好者,多为大学生,由宁海县的一名户外活动爱好者为向导,到浑水溪溯溪游玩。
途中突降暴雨,山洪暴涨,带路的向导在探路和护送队员过程中,被洪水冲走。
溯溪队伍整夜被困山中,经宁海县和天台县两地联合救援,直到6月14日上午,终于获得解救。
大松溪,发源于望海岗,沿线有墩深坑、里坑溪、小塘溪、上辽岗溪、深坑溪、横坑溪6条小溪汇流。
大松溪畔有个美丽的村庄名叫榧坑村,也是原双峰乡政府所在地,以榧树和香榧而闻名,故名榧坑村。
崇山峻岭间,小桥流水,四合院林立,古榧树成群。
颖之走遍宁波,现存四合院最多的村落,就是榧坑村。
宁波大市范围内的榧树王,也在榧坑村。
大松溪穿越峡谷,与清水溪、浑水溪之水相汇后,称为白溪。
1988年,宁海7.30特大洪灾,白溪流域因洪灾伤亡惨重,因此白溪水库建设日程提前
1998年9月底动工开建,2000年10月下闸蓄水。
三条溪流都流经人烟稀少的高山峡谷,因此,白溪水库,是宁波市内水质最干净、污染最少的水库。
2002年开始,宁波市建成了白溪水库引水工程,通过隧道和管道,将白溪之水引至东钱湖水厂,改变了以往用东钱湖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历史。
2004年,白溪水库成为国家首批水利风景区,名为浙东大峡谷景区,也称为天河生态风景区。
景区主要游览范围,就在大松溪峡谷,雄、奇、险、幽,急流、飞瀑,千回百转,峡谷风光,原始而迷人。
白溪水库的大松溪,有一座水上天桥,名叫飞龙桥,是白溪水库的地标,也是户外游玩的打卡地。
桥东岸是宁海县岔路镇山洋村,桥西岸是宁海县黄坛镇王家染村。
两村隔溪而居,自古以来相互联姻,往来密切,白溪水库建成以前,两岸村民通过一座石拱桥,相互往来。
建设水库时,石拱桥被淹没,因此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这座横跨两岸的飞龙桥。
两村通过水上天桥步行往来,一小时左右可互通。
如果开车来往,则需要绕道岔路镇、黄坛镇,翻山越岭,两小时左右方可到达彼岸。
两村之间,开车还没有走路快。
2018年,因饮用水源区的环保原因,浙东大峡谷景区关闭。
原景区游览地,成为了无人区。
白溪水库,坝址位于宁海县岔路镇天河村,坝下有村名叫白溪村,村民姓王,《王氏宗谱》载,“白溪者,我先人以溪低,田高,而不可灌溉也,若白有一条溪者。”
溪低田高,不可灌溉,溪水白白流淌,故名白溪。
水库建成后,既可灌溉,还可供宁波人民饮用。
当然了,白溪之名还有说法,一说因飞瀑流泉洁白如雪,还有说沿线的沙石带,洁白无瑕,远望宛如一条白飘带。
白溪又称白诸溪、水母溪,公元1632年4月7日,农历3月14日,徐霞客再次从宁海南下天台。
《徐霞客游记》写道,“渡水母溪,登松门岭,过王爱山,共三十里,饭于筋竹岭庵,其地为宁海、天台界。”
徐霞客涉渡过的“水母溪”,就是现在的白溪。
白溪流经岔路镇,从前童古镇东南侧蜿蜒流过,再入跃龙街道。
前童镇和跃龙街道交界地带,前童镇妙宏村有一处鱼鳞坝,夏日好玩水。
鱼鳞坝,其实就是拦水坝、蓄水坝,通过筑坝蓄水,抬高水位,再通过水渠引流至下游的用水地。
建筑堰坝时,按照建筑的美学原理,将堰坝设计建成了龙鳞、鱼鳞形状,人们因此称之为龙鳞坝、鱼鳞坝。
白溪之水,下游在跃龙街道双溪口与来自西溪水库的大溪之水相汇,亦称“双港”、“水车港”,流经越溪乡,东向白峤港入三门湾,奔流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