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围棋而获得长生,你觉得可能吗?
闲看数着烂棋柯,涧草闲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
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位名叫王质的围棋爱好者看别人下棋而获得长生的故事。
故事当中的主人公王质看神仙下棋的地方也因为这个故事被大家叫做烂柯山。而烂柯山到现在也是真实存在的旅游胜地之一。
关于烂柯山的传说故事,版本有多种,从古至今也流传了很多代,每个朝代都有他的传说。
最早见于晋虞喜《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意思就是:传说在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青年农民,一次上山打柴,来到洞口。王质胆大好奇,心想,人家都说洞里有仙人,我何不进去看个究竟?因洞口很小,只能通过一个人,洞深三丈余,宽余高各丈许。王质刚进洞中什么也看不见。顷刻之间,洞顶好像透进来光线,只见两个小孩正在下围棋。王质素好下棋,被两位小孩精湛的棋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两位小孩好像未发现有人进洞似的,边下棋边吃大枣,有时也顺手把枣递给王质吃。看完一局棋后,小孩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王质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经烂朽,只剩下铁斧了。王质回到村里,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了,向村里人询问起自己的父母,才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一百多年了。从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烂柯山”。
另一个更加详尽、更加夸张、流传度更高的版本是下面这一个。
大唐开元年间,平阴县南山里王楼村的王员外,娶了三房妻子,生了九个女儿。虽然九个女儿个个长得聪慧窈窕,可是在封建社会里九女不顶一男。王员外因“家中无男香烟无续”天天愁眉苦脸,感觉对不起祖宗,无颜见人;即使年过半百,仍天天盼子心切。一日,南房夫人临盆产下一子,王员外终于了了心愿,因为这是膝下第十个孩子,视为宝贝,取名叫王质。
王质长大之后,为人敦厚朴实,乐善好施,学文武、习六艺,琴棋书画样样精,可就是不事生计。眼见老员外七十有八,虽然老来得子,但堂前已经有了三个孙子,可谓人丁兴旺!怎奈王质施财重义过于慷慨,老员外看不惯,想了个办法让儿子吃点苦头,好珍惜家资。
于是,他辞掉了樵夫,让王质亲自上山砍柴,并且指定了砍柴地点,每隔三日必须去西南山砍回一捆干柴,其余时间在家里读书。王质是孝子,哪敢违命,如时、如地、如数的把柴扛回家来。
这一天王质上山砍柴,见大树下的磐石上坐着两位老者,貌相和穿着一黑一白,正在全神贯注地下棋,棋逢对手久久不决胜负。王质通晓棋艺,不觉沉浸其中,他屏住呼吸,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观阵,迟迟不肯离去。
这时,白衣老者对王质说:“我们俩又渴又饿,你能否去后山俺的桃园里摘几个桃子来?”王质应声而去。
不一会儿抱着四个桃子跑回来了,王质将桃子放在二位老者面前,白衣老者边下棋边问王质:“你不饿吗?”王质点点头。那老者说:“刚才你摘桃时为啥不吃几个呢?”王质说:“因为桃子长的太好啦,主人没允许那能擅自乱动!”
两位老者食桃子充饥解渴,各自吐出的桃核也如两人貌相衣着同样有黑白之分,王质感到非常奇怪,把桃核拣起来如获至宝。这时两位老者各将一个桃子递给他,王质起身谢过,接过桃子吃下,顿时神清气爽,浑身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这时的王质不时看到山下的树叶一阵青黄,一阵干枯。
老者对弈未果,和了一盘棋,起身向后山走去。王质恭敬地看着他们又说又笑飘逸潇洒的进了树林,这时一摸腰中的樵斧,斧柄已经烂没了,斧头掉在脚下。
王质回到山下,见村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土地庙前的村碑还竖在那里,所见到的人全都不认识,连穿戴也与自己不同,提起的事情村里人都说那是哪辈子的事。王质越琢磨越糊涂,心想干脆先回家吧!
可是转遍了整个村子怎么也找不到,他非常着急,指问村人:“你们谁知道王质的家啊?”一位白发老翁说:“你这位年轻人言谈好不礼貌!我们生在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提及先祖怎么能直呼姓名啊?告诉你吧,王质是我们的老爷爷的老老爷爷,俺老祖宗。祖谱上写道,他老人家二十九岁那年入山砍柴未归,现在是大明朝,那件事情快过去一千年了!你找他的家干啥?”王质被自己的后人训责,好一阵心酸,心想这事情如何能说得清楚啊!
王质意识到自己是吃了仙果,在山上所遇到的绝对不是凡人,就急忙回山寻找那两位神仙去了。
因此,该山遂谓“摸斧掉”,后来被命名为“烂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