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乘客拖着行李箱走出机场,搭乘机场线地铁列车。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据报道,近日,“行李箱盲盒”在网络上爆火。销售这种盲盒的商家称,这些行李箱一般是在机场或者火车站,长时间无人认领的。有市民认为,行李箱被当“盲盒”来消遣娱乐,十分不妥。也有律师表示,购买这样的行李箱,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和隐患,在网络上直播,极易侵犯原物主隐私权。
“行李箱盲盒”引发争议,舆论都聚焦于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据央视报道,所谓“行李箱盲盒”,一般是“机场、车站无人认领的无主物”,但这只是商家的单方表示。其是否确系被遗弃的旅客行李,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一方面,从营销策略上来讲,以“机场、车站无人认领的无主物”为噱头,可以强化“盲盒”实际价值的不确定性,容易让消费者误认为有便宜可占,从而产生消费冲动。
另一方面,拍卖“机场、车站无人认领无主物”,由于关乎物权处置和个人隐私,本身就是一个争议话题。平台和销售商不排除通过这种拍卖行为,来制造冲突、吸引流量,又通过流量反哺销售。
因此,“行李箱盲盒”的第一问,或许不该是讨论对“机场、车站无人认领无主物”进行网络拍卖是否合法,而应先追问,这些以此为卖点的所谓“行李箱盲盒”,是否确系来自机场、车站遗弃物,以及商家有无这些遗弃物处置资质?进一步的追问则在于,这些商家若无相关证明文件,是否涉及虚假宣传?
查询国内一些机场和航空公司网站可知,机场无主行李的处置,绝大多数都能通过行李上的托运标签找到对应的失主。“无主行李”在大多数时候,只是特定时间里的特定状态,一旦找到失主,就恢复到“有主行李”的正常状态。
而且,各大机场和航司,也有相对完善的找寻丢失行李的程序,以帮助失主快速找回遗失物。在各大航司失物招领部门的总结中,出现最多的失物是衣物和电子产品(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行李箱很少被提及。
因此,从常识出发,也能大致得出一个基本判断:不存在所谓“大量无人认领行李箱变‘盲盒’售卖”的情况。
▲某平台上行李箱盲盒开箱视频。 图/社交平台截图
当然,机场、车站也确实会发现一些“无主行李箱”,长期无人认领。但对这些行李箱,机场、车站大多有相对规范的处置程序。
机场、车站发现“无主行李箱”后,首先应排除该行李箱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并通过广播找人和调取监控等举措及时联络失主。如仍不能找到失主,则“无主行李箱”会放置在“失物招领中心”等待失主主动前来认领。有些机场也会依程序将无主行李箱发回始发地机场或车站存放并等待认领。
无主行李箱若长期存放在机场、车站等处,的确存在占用资源等因素,存放的成本会日积月累,令存放单位难以负荷。一般规定,是在30天或90天之后,这些无主行李箱会被处置。
但对无主物的处置同样需依法而为,更不能随意打包给某个公司作为“盲盒”在网络上直播拍卖。无主物也仅仅指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因无人认领而成为法律意义上的遗弃物,而并非指该行李自始至终不为任何人所有。
正因为所有的行李箱都曾“有主”,对这些暂时“无主”的行李箱的处置,也关联着之前所有权人的一些合法权益,如个人隐私权等。何况,这些丢失的笔记本电脑、手机或数码存储卡等电子数码产品,其中存储的个人信息并不因无人认领,其原物主隐私权就随之消失。
一些机场在处置这种“无主行李箱”时,若发现有数码产品或其他贵重物品,会选择将这些物品继续存放一定时间,或确认无法找到原所有权人或其近亲属时(如飞机失事等特殊情况),再将这些无主物移送给相关部门。
正因为无主行李箱内的行李不确定性高,不同行李性质和重要性可能千差万别,整体打包出售给某个商家,任其在不开箱的情况下进行“盲拍”,也将产生众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机场、车站、航司等采取这种办法处置“无主行李箱”的,国内尚未见诸公开报道,这大概就是原因。
至于某个商家声称,其出售的“盲盒”一般是“机场、车站无人认领的无主物”,我们一笑而过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撰稿 / 王琳(法律学者)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