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省天水公路管理局)
老爷岭下最可爱的人
森林茂密的关山深处,险峻巍峨的老爷岭下,一段18公里的砂砾路面,却是西北进入中原距离最短的一条公路。
五十年前,张家川公路段花园道班一群养路人在这里毅然扎根。
工作不服输,他们比谁的铁锨先被土石磨掉;生活不畏难,他们笑说还有八大缸酸菜的“战略储备”……寒来暑往,车流人流,这18公里的公路,留下了他们多少人的青春!
巍峨的老爷岭
马鹿镇宝坪村上的老爷岭,雄踞云凤山至秦家塬关山梁一带,南接马鹿镇,北邻陕西陇县固关镇,系关陇古道中段,自古为交通要塞。
1949年王震将军亲率解放军过关山打响固关战役,曾两次翻越老爷岭,沿着这条公路中段率兵西进,一举挺进大西北,在这里留下许多红色故事。
在巍峨的老爷岭下,上世纪60年代成立了张家川公路段花园道班,养护着S221线泾石路(时称雲山路,后更名S305线宝天路、陇北路等)18公里的砂砾路面。由于当时没有修建G310和G30线,这条路成为西北内陆进入中原地区距离最短的一条公路。
虽然只有18公里,但却穿越了林木茂密的关山森林。据国家地理标志,属于高寒阴湿地区。由于公路等级低、重型车辆多、地下水位高和穿过沼泽地等因素影响,每逢春季,翻浆、沉陷等病害往往是整公里涌现,严重影响着道路安全和车辆通行。
花园道班的老一辈养路工人,在“土坯房大通铺,糜面玉米面,破衣烂衫,铁锨洋镐”的艰苦条件下,不等不靠。春季挖翻浆,夏季抢水毁,秋季修水毁,冬季备材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血和汗水养护着这条关陇古道。
铁锨和洋镐是他们主要工具。老道班其中一员的李和老人自豪地说,我们每人每年要用坏三把铁锨,三把洋镐。要知道,当时国产铁锨、洋镐质量很好,用完一把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时没有考核,很少有检查,可大家从不偷懒,总有使不完的劲。
李和老人说,他们知道自己养路的意义,人人都忘我工作,生怕落后,为了相互较量,月初会对铁锨进行称重,月底拿来再称一次,从铁锨重量的减少来看谁的工作更加卖力。
他们像当年冲破这里敌军封锁的英雄们一样,战天斗地,舍我其谁。
可爱的老道班
这群老道班人,最多时22人,最少时只有15人。每天天不亮,吃过简单的早餐,带上点糜面或玉米面馍馍,他们便拉上架子车,扛起洋镐,拿上铁锨,开始一天的“战斗”。
最远的工作点经常要步行约10公里才能到达。由于没有交通工具,为节省时间,只要出行超过3公里,中午就顾不上返回,饿了一起啃馍馍,渴了一起喝溪水,累了一起在路边休息。李和老人回忆,当时大家正值壮年,干劲十足,每人每天能挖近5立方米翻浆,还要自己配火药炸石头,用架子车拉石头回填。着实困了,就把铁锨架在边沟,把擦汗的布放在锨头,头一枕,整个人悬在铁锨把上,稍事休息后,继续起来干活。
张相勤老人说,那会儿经济条件不好,养路人每月只能供应28斤面粉,还要带三分之一粗粮。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没有油水,更没有时令蔬菜。为填饱肚子,应对每天超强的体力劳动,他们只能自己开荒,种一些白菜、包菜、萝卜、洋芋等便于储存的蔬菜。每到秋季,还有8大缸酸菜的“战略储备”,每顿饭都是一半酸菜一半面条,冬季几乎没菜,经常是酸菜下点搅团、馓饭,一年到头吃不了一回肉。“就这种饭菜,也不能放开吃,每月还要省下几斤粮票,买点面粉,贴补家里老人和孩子。”
当时是六天工作制,每周只休息一天,老道班人周六下午6点才能下班回家,加之交通不便,有人回家就要摸黑步行三四十公里才能到家。即便除夕之夜也是如此,正月初一休息,初二就已经到岗上班。回忆起这些往事,李相满老人感慨地说,有一次到家已经半夜,推门进去,忽然而至的他吓坏了熟睡的老婆和孩子。简单睡一会,就要抓紧周末这一天时间帮家人干干农活。第二天返回道班,凌晨就得起床,照明用的煤油经常会用完买不上,只能摸黑穿衣。同事中,总能碰到有人穿错、穿反衣服,成了赶路过程中互相打趣的闲谈,“虽然很苦,但大家过得都很充实、很快乐。”
在他们眼里,道班就是家。在路上劳累了一天,回到道班,就可以舒缓疲惫的身心。虽然辛苦,但他们无悔。
转眼半个世纪,现在的他们,大多还住在农村,仍然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长年累月的野外重体力劳动,时常让腰椎骨质增生、风湿等职业病折磨着他们,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只要和他们聊起公路,聊起老道班,他们就立马精神,言语、表情中还是对公路养护事业的浓浓深情。
他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留在这18公里公路,他们是老爷岭下最可爱的人。
供稿:王小强 康奇
编辑:李竹涵
初审:赵志刚
审核:张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