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寇文奇 通讯员 董玉芳 杜晓冉 李侑珊
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正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牛郎织女”之于沂源,更是如此。
8月4日上午,第十五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开幕式暨牛郎织女IP形象发布会在沂源开幕。开幕式上,沂源联合山东大学广告研究中心创意设计的“牛郎织女”IP形象正式发布。
本届七夕节主题为“相约七夕 爱在沂源”,活动丰富,形式多样,有为单身青年量身打造的“七夕·相约”交友会,也有回馈家乡、弘扬爱情文化的“七夕·相聚”大学生艺术展演,更有浪漫夏日户外野营“七夕·相逢”帐篷节等,让游客感受不一样的沂源“七夕”。
本次IP形象发布推出了“写实版”和“Q版”两种不同风格的“牛郎织女”形象,前者明丽飘逸,后者亲切可人。两款IP形象让“牛郎织女”传说走入现实生活,赋予了沂源城市人格化的魅力与亲和力,散发出浓浓的爱情的温度。
沂源因沂河发源地而得名,是山东省的几何中心。“天上银河,地下沂河。”早在四五十万年前,沂源猿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自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牛郎织女传说以其独特的魅力融入沂源县的山水之中,化入民众的口头传统,成为沂源这块土地上最具影响力的风物传说。该传说的流行地在沂源县燕崖镇,镇域内有一处与传说相对应的实地实景,并存有建于唐代的古建筑遗址—织女洞和牛郎庙。二者隔沂河东西相对,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有着惊人的相似,形成了天人合一、天地神奇的独特景观。
受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沂源至今沿袭着养蚕、耕织、乞巧、祭庙等习俗,每年七夕节也成了当地年轻人期盼的情人节,在沂河岸边,织女洞前热闹非凡。
2007年8月,沂源县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2008年6月,“牛郎织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沂源县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地和唯一的核心传播地,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底蕴。
“牛郎织女”IP形象的发布,既是沂源新时代新风貌的生动展现,又是沂源深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为“牛郎织女”人物形象制定了标准化的起源地版本。
自2008年以来,沂源县已连续举办十五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如今的七夕情侣节已成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旅游盛会,成为沂源特色文化名片。本届七夕节的举办,充分发挥以节促旅最大效应,对于汇聚人气、提高沂源知名度,高品质推动农文旅融合,拉动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