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怒江天堑“两桥一墩”全貌。 王彧 摄
中新网拉萨8月4日电 (王彧 廖善辉)在西藏自治区八宿县境内的大峡谷,汹涌奔腾的怒江川流不息,悬崖峭壁之间,川藏公路蜿蜒穿行。从八宿启程往芒康方向行进不久,便能欣赏到“两桥一墩”的奇景,过往司旅时常在新桥上驻足,惊叹于新老两座怒江大桥的雄伟。
负责这段公路养护的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每次路过大桥都要鸣笛致意,每逢清明都要在桥栏上点一根烟、上一炷香,面向老桥水泥桥墩庄严肃立。这座桥墩像一座丰碑,为过往的行人讲述着当年十八军将士修筑川藏公路时的英雄故事。
图为老怒江大桥全貌。资料图 王彧供图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始,十八军向西藏挺进。在没有一张完整地图、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的情况下,11万军民经过4年的浴血奋战,以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的巨大代价,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筑成了进出西藏的“大动脉”——川藏公路。
在修筑怒江桥时,一位战士因连续作业身体疲劳,不慎掉进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战友们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将他救起,最后只能含泪将他筑进了桥墩。
图为怒江大桥老桥墩。资料图 王彧 摄
如今,新怒江大桥虽已修建而成,但为了纪念这位烈士,这座特殊的桥墩被保留下来,成为耸立在滔滔江水中的一座丰碑。每逢清明节,当地群众都会在桥上系上洁白的哈达,纪念为边疆建设和民族团结献身的筑路英雄。
1953年,怒江大桥建成时是一座便桥,1972年改建为水泥混凝土拱桥。
1996年起,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担负起川藏公路竹巴笼至东久桥段780余公里道路的养护保通、抢险救援任务。当时的怒江大桥,虽然长度仅几十米,但飞架于峭壁之间、横跨在怒江之上,是川藏公路的“咽喉”。这里陡峭荒凉,自然灾害频发,年久失修的大桥急需改建和维护。
图为官兵在执勤哨位讲述守桥岁月。 王彧 摄
2013年12月,为确保大桥安全通行,该支队官兵采取“桥背桥”方式,在原怒江大桥之上架设起一座钢架桥,并担负起桥梁守护任务。多年来,官兵们默默坚守,与连绵的崇山,荒芜的大地日夜为伴。
“怒江大桥是川藏线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我们的坚守责任重大。”曾经的守桥战士,有着8年兵龄的该支队某中队战士向刚说。
图为官兵在旧桥上参观怒江隧道。 王彧 摄
修建于2013年12月的怒江大桥保通钢架桥,由于受到大型车辆荷载的长期作用,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承载能力下降。
为确保川藏公路的安全畅通,新怒江大桥的修建计划被提上日程,2018年正式建成通车,道路通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年,随着军队调整改革和使命任务变化,该支队不再担负守桥任务,但养护保通、抢险救援的重任仍在继续。
图为官兵养护怒江大桥。 廖善辉 摄
2022年7月以来,藏东南地区连续暴雨,川藏线怒江沟段山体塌方、泥石流灾害持续不断,致使该段道路多次发生交通中断。时值西藏旅游黄金期,进出藏车辆和人员达到年度高峰值,每次道路受灾,往来车辆都能堵上数公里。
7月下旬,怒江沟段再次爆发30余处大面积泥石流、塌方、路基垮塌灾害,近千辆车被困滞留。灾情发生后,该中队官兵迅速投入战斗,多辆大型救援开赴一线。灾害现场,官兵们首先安抚好滞留群众情绪,随即采取“多点作业、先通后扩”的战法抢通道路。
道路恢复通行后,有序排队通过的车辆和群众,纷纷鸣笛挥手向官兵致谢。
图为官兵奋战抢险保通一线。 廖善辉 摄
这样的抢险救援,在怒江沟段还有很多,在整个川藏线更是家常便饭。多年来,该支队官兵传承发扬“两路”“老西藏”精神,他们随时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备战状态,为这条“咽喉要道”的畅通时刻准备着。
“历经沧桑的怒江大桥老桥墩,是川藏公路修筑历史的最好见证,更是革命先辈牺牲奉献的英雄丰碑,每一次鸣笛致意都是我们这些后辈们铭记历史的一种方式。如今,我们不再担负老桥的守护,但保通川藏线的使命仍在,我们将接过革命先辈肩上的重担,义无反顾、不辱使命,为‘生命线’的畅通和过往旅客的生命安全贡献力量。”该中队上等兵范龙仁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