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利济河以前是污水沟,河道沿岸臭气熏天,夏季蚊虫乱飞。现在被整治得很清爽,还有滨河漫步道,我经常都从这里走。”市民陈开荣说,随着昭通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项目的实施,昔日的臭水河变成了景观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10年来,昭通市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17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18座、垃圾中转站35座,建成排水管网1520公里,城市(县城)“两污”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消除全市内涝点31个,建成各类绿地4972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由2012年的11.92%增至37.24%。昭阳区省耕国学文化公园、乌蒙水乡公园、望海楼公园,鲁甸县朱提文化公园,镇雄县人民公园等一批主题公园和口袋公园相继建成投用,成为居民休闲、运动、赏景的好去处。昭通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投资21.55亿元的16类工程项目全面完成。建成投用城市公厕686座、洗手设施8437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更加宜居,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的城市初心
城市的核心是人。近年来,昭通市围绕居住、出行等基本功能,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全力打通各类“断头路”、拥堵点,畅通城市路网“微循环”,做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建设建成区道路1087.42公里;强化供水管网建设,建成供水管网1407.89公里;“川气入昭”管道建成通气,“缅气入昭”管道全线贯通,建成燃气管网763.61公里。实施道路、路灯、管线等设施设备改造维护工程,不断提升道路通行舒适度,并形成景观效果。高标准建成大山包昭璞绿道,打造省耕国学文化公园环湖跑道、乌蒙水乡环湖跑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市民出行“体验值”不断提升。
同时,昭通市以安居宜居为目标,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着力抓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7.2万套,建成保障性住房7.55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7万户,全市近38万名住房困难人员实现了安居梦;投资29.44亿元完成519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48914户居民;加快“烂尾楼”整治,实行“一楼一策”、分类推进;开发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高品质楼盘,满足居民高品质住房需求。
未来5年,昭通市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紧扣“双百”大城市目标,建设高质量的中心城市,促进昭阳城区、鲁甸片区、靖安新区“三位一体”同城化发展;统筹县城、集镇、乡村互融共进、协调发展,建设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的高品质城市,实现破茧蝶变、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