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博物院公众活动在线)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相传每年七夕,喜鹊都在银河上搭起桥梁,让牛郎织女相见,所以,七夕可谓是最浪漫、最诗意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河北博物院也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连接起来,让观众亲身体验传统节俗的魅力,这就是“相约七夕·牵手河博”主题文化活动。
追根溯源话七夕
2022年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七,预约家庭齐聚河北博物院快乐学堂,参加“相约七夕·牵手河博”主题文化活动。
活动一开始,教育人员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家纷纷抢答:“今天是七夕,中国的情人节啊……”其实,“七夕”可不仅仅是“中国情人节”,它是个很有内涵的传统节日,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还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有乞巧节、女儿节、香日、兰夜、七姐诞等好多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在教育人员的讲述下,观众大呼“涨知识”!
放眼世界看七夕
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各地七夕节俗也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有拜织女、拜魁星、投针验巧、穿针乞巧、喜蛛应巧等。
除了我国之外,韩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也有过七夕节的习俗。韩国重祭祀、讲究饮食;日本则主要是姑娘们祈求拥有好手艺;朝鲜的孩子们在七夕节时以牛郎和织女为素材作诗,向星斗祈求长寿与幸福;越南参与祭拜活动的年轻人把自己对爱情的期望写在字条上,希望自己将来有个幸福的家庭。通过教育人员的介绍,大家对多个国家的“七夕”风俗有了更加立体、全面的了解。
心灵手巧过七夕
博物馆越来越多地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市民公共文化活动的“客厅”。在七夕主题文化活动中,教育人员精心设计互动环节——“荷包传情”和“巧手织布”,让观众更好地参与其中。
荷包传情
巧手织布
“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妹绣荷包挂在郎腰……”荷包是古人传情达意的载体,本次七夕活动中,参与者们都得到了教育人员送出的、饱含美好祝福的精美荷包。荷包有一个重要用途——传达心意。在教育人员的鼓励下,参与者们把心中的话写在素雅的信笺上,放入荷包,彼此传递深情。这荷包和情意将伴随着参与者们走过今后美好的岁月。活动的最后,参与者们还在教育人员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古代传统织布工艺,兴致盎然、直呼过瘾。
教育人员同部分参与者合影留念
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河博社会教育部一直致力于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项目,不断地推出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从而以文化为桥梁,联通古与今;以服务为纽带,创造新辉煌!
来源:社会教育部
觉得不错请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