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喝茶么?来杯伏茶解解渴、消消暑!”在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老街的伏茶亭,“亭长”郑秋燕看见游客站在门口,热情地吆喝着,邀请来往的游客过来喝杯茶、歇歇脚。
一张桌子、两把靠椅、一只茶桶,这座“简陋”而又温情的伏茶亭是郑立惠于1946年创建,现在传到郑秋燕这一辈,已经延续了整整三代人。76个寒暑的爱心接力,为路人免费提供茶水,未曾间断。“听到路人们说茶香、解渴,就觉得很值。现在就是把事情做好,把这碗茶继续传承下去。”郑秋燕说。
三代人,守护一座暖心伏茶亭
福德湾老街是当地采炼明矾工艺的“活遗址”,曾是矿工、砍柴挑夫等的必经之路。尤其是三伏天里,不少路人会到郑立惠家里讨要水喝,一些不好意思张口的会直接舀生水喝。“我爷爷之前就是附近矿上的工人,他清楚地知道矿工、挑夫的辛苦,所以就和奶奶商量,在家门口摆上木桶,开始烧制伏茶,免费供过往行人饮用。”郑秋燕说。
伏茶亭的暖心故事也就此拉开。
1976年,郑秋燕的父母接过爱心接力棒,同时还将原来的房子和茶摊做了改动,特意腾出面向老街的一间房屋用作“凉亭”,以便过往行人喝茶、休息。为保证伏茶的甘甜爽口,他们每天都会到两公里外的西坑去取井水,因为那里的水比较甘甜,煮出来的茶更香。如此往复,36年从未间断。
“因为母亲年纪大了,一些体力活干不动了,所以我就接过这项工作。”2012年,郑秋燕开始承担起“挑水烧茶”工作,成为伏茶亭的第三任“亭长”。为了提高取水效率,她们接了水管,将西坑山泉引到家门口。此外,在方式上也做了不少创新,她会依据天气不同,将茶水分别装进保温壶、木质桶。
用心烧好茶,将茶亭坚持下去
这段时间,郑秋燕每天都早上6时起床烧伏茶,然后将烧制好的茶水装到木制桶里,再在边上放几摞纸杯,免费供行人自取,母亲则会在旁边帮忙。因为茶摊就在自家门口,供应时间也是从早上7时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
连日炎热高温,小小的伏茶亭成了不少行人消暑纳凉的温情“驿站”。“现在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过来玩的人很多,再加上这几天持续高温,伏茶需求量比较大,基本上一天要六七桶。”郑秋燕说,听到游客在喝完茶水发出的称赞声,感觉特有满足感,“能收获他们的认可,就表明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心中没信仰,哪能坚持70多年。”郑家三代人的善举,在当地成为美谈。不少乡贤自发捐款、捐物,发扬善举,愿意为小小的茶亭出力,但郑秋燕没有向个人收取分毫。她说,夏天伏茶的基本支出主要集中在原料、纸杯等,由于用的是山泉水、烧的是柴火,不需要其他额外的燃气费或水费支出,这就降低了烧茶的成本。“其实,我本身也在经营一间门店,基本的费用支出是能够自行承担,不需要太多金钱上的帮助。”
落日余晖,映照在伏茶亭,小小善举,汇聚大爱,也成为福德湾老街的一道靓丽风景。“我是一名普通市民,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可做,能做到的就是把茶摊坚持下去,把茶烧好。”郑秋燕说。
公益广告
来源:温州日报、苍南文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