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宁乡,是丰收,更是美满,状元故里的黄桃,关山古镇的葡萄,齐齐上市;更别提那最是喜农的“双抢”,一片金黄换绿毯,只在朝夕间……西到沩水源,东到双江口,是“丰收季”,更是“采摘季”;盛夏宁乡,是火热,亦是清凉,避暑、漂流、温泉……足以让四方游客乐不思归,是“乐游季”。
夏日的宁乡农村,比肩秋收。上半年,宁乡市完成农业总产值92.2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1.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6.9%,在长沙四区县(市)均排名第一;落实粮食播种168.62万亩,其中早稻54.21万亩、双季晚稻56.09万亩、中稻(含一季晚稻)44.2万亩、旱粮14.12万亩;出栏生猪52.51万头,同比增长34.2%,出栏数居长沙四区县(市)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49元,同比增长6%,增速居长沙四区县(市)第一;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94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519万元,完成基础性任务村157个、提标任务村63个,完成率分别为65.4%、63%。
粮食丰收,“压舱石”稳了
7月15日上午,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玉烛为组长的测产专家组,对粮食生产“四高”宁乡市金洲镇示范区进行早稻测产,测产品种为米粉加工专用早稻中嘉早17,通过随机取样3个田块,分别收割500平方米以上面积,测产显示谷粒饱满,结实率高,千粒重水平较高,实测亩产达到577.8公斤,比同一经营主体非试验示范已经收割的同品种早稻产量402公斤相比,亩产增加175.8公斤,增产43.73%。
7月26日,在双江口镇双福社区看到,当地不少农户正在田间进行翻耕、秧苗移栽、抛秧等作业,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据该社区种粮大户胡放介绍,他们想趁着晴好天气,全力投入到晚稻种植上,争取尽快完成晚稻种植,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胡放今年承包了700多亩田地用来种植双季稻,从7月13日开始对早稻进行收割,边收割边种植晚稻,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天气好,病虫害少,估计亩产达400公斤。今年全部雇工抛秧,除去成本,估计每亩纯收入有200元,光晚稻收入就有14万元。再加上早稻收入,今年的收入比较可观。”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一直以来,粮食是宁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根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产量,调优结构;以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抓手,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建设,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大中型灌区及其田间配套设施建设,构建起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粮食连年增产。
今年3月4日,宁乡市出台《宁乡市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今年全市落实粮食生产面积162.05万亩,其中计划种植早稻53.53万亩;全市新(扩)建10个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确保实现早稻集中育秧面积37.6万亩,完成早稻播种面积53.53万亩;推进百万亩优质高效粮食生产示范项目,全力打造10个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力争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
今年全市将投入财政资金2.27亿元,用于补贴耕地地力、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进一步激发粮农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抗灾减损水平。
“今年早稻亩均增产10%!其中,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稻田实测亩产达577.8公斤,非试验田亩均达402公斤,比2021年平均增产103公斤,增产34.5%。”自市农业农村局传来好消息,“双抢”已接近尾声,早稻获得大丰收。
“谁来种粮?谁种粮受益?”这个问题,宁乡农民用笑颜给出了答案。回龙铺镇回龙铺村八柳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文武表示,今年他种植了500多亩水稻,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全程采用机械化耕作,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不管是育秧、收割,还是耕种,全都实现了机械化。有了现代化农机的助力,整个过程紧凑连贯,‘双抢’效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生产成本投入,提升了稻谷品质,种粮效益大大提高。”
水果丰产,“荷包袋”满了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在位于道林镇善山岭村的尹垅葡萄园内,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品尝。一串串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葡萄,皮薄肉厚,一阵阵甜甜的水果香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在葡萄架下,前来采摘的游客精心挑选葡萄,体验采摘乐趣。“口感非常好,非常适合采摘,道林镇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美丽宜人,我打算下次带朋友一起来。”从长沙赶来游玩的余女士开心地说。
该葡萄园占地近50亩,有夏黑、巨峰、阳光玫瑰等10多个品种,预计今年产量达5万公斤。果园位于“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旁,随着景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带动了当地观光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
7月底,宁乡市多地黄桃陆续成熟上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尝鲜。7月26日,来到黄材镇百果园、沩水源村黄桃基地、巷子口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等地,看到黄桃树郁郁葱葱,一枚枚裹着纸袋的黄桃悬在枝头,散发出诱人的芬香,沁人心脾。农户们洋溢着笑脸穿梭其中,剥袋、筛选、采摘、包装,一片丰收的景象。在沩水源村黄桃基地,沩水源村党总支书记易灿芬介绍道:“今年村上黄桃产量约15万公斤,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现第1批黄桃已采摘完毕。”
产业兴则乡村兴,传统农业模式的转型更是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巷子口镇巷子花开基地,通过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综合一体化模式,种植锦绣黄桃树3500余亩,预计亩产达500公斤。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带货、大平台推广和线下组织对应相关部门现场采摘、跟企业挂钩推销等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果品产业,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提优“菜篮子”,宁乡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生猪出栏量134万头,蔬菜产量173万吨。加速推进宁乡花猪“一县一特”“双百工程”,实现宁乡花猪全产业链产值45亿元;丰富“果盘子”,突出“一镇一特、一特一片”,全面构建“一环两带、多点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优质稻、花猪、茶叶、蔬菜、栀子、蓝莓、辣椒、小水果、烟叶、奶业十大优势产业示范片。
与此同时,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瞄准590亿元。扎实推进“六大强农”行动,目标新增“两品一标”认证10个,力争引进一批全国农业产业化百强企业,支持加快彭记坊、皇氏集团优氏乳业、流沙河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步伐,实现时代阳光、绿叶水果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培育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企业品牌1个、新增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联合体3家、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家。
游客云集,“乡村游”旺了
宁乡沩山漂流游客服务中心人头涌动,一波波游客来到这里准备享受漂流所带来的刺激和清凉……7月25日,阔别游客10年的宁乡沩山漂流重启开门迎客。沩山漂流景区位于宁乡市沩山乡祖塔小龙潭,距离长沙市区95公里,距千年古刹——密印寺15公里,漂流河道总长约3.8公里,落差200米左右,属于大落差强刺激的双人自助漂流。开漂仪式上,沩山漂流景区分别与宁乡西部景区联盟和各大旅行社签署了“带客”合作协议,出席仪式的相关领导和嘉宾共同为沩山漂流按下启动键。沩山漂流的开业,丰富了沩山景区的游玩体验,同时大力促进了沩山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
为进一步推动宁乡市乡村振兴及文旅融合,做强沩山避暑产业,实施好“全国百城千县万乡全民棋牌推广工程”,7月30日上午,湖南·沩山第四届康养避暑文化旅游节暨“沩山漂流杯”湖南省第二届县级象棋团体锦标赛在沩山风景名胜区密印寺景区正式开幕。
“Weishan is a good place. Welcome to Weishan.(沩山是个好地方,沩山欢迎你)”沩山温泉山庄,来避暑的四川老人潘键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打招呼,“我到过30多个国家,最舒服最舒心的地方就是沩山。特别是他们的食材是自种自养的,有养鸡场、鱼塘,很大的菜园,菜都吃不完。我感到食材放心,服务周到,环境很好,设施齐全。”沩山温泉山庄负责人刘漾谦表示:“沩山温泉山庄现在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0人左右,至目前,今年避暑经济收入已超过100万元。”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是丰富旅游业态、满足旅游需求的需要,更是促进城乡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2年宁乡市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实施方案》,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按照“五好”“五美”“五特”为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围绕“一环”“两带”“三线”“6+1”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等重点区域,开展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美丽庭院建设为基础的“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活动。
目前,230个美丽宜居村庄全面启动实质性项目建设、整体进度55%,标杆型、示范型美丽宜居村庄基本成形;9个村(社区)入选长沙市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汇编。(范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