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因第二次直奉大战而引发的一件事情,不过在说之前,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一时期派系的说法。所谓派系其实就是当时袁大总统下台,自己的北洋军阀被三人分割,从而自立门户的叫法。其中,段祺瑞的部队称为皖系,而吴佩孚的队伍则为直系,奉系自然就是张作霖的队伍了。而直奉大战,就是吴佩孚与张作霖的对抗。
郭松龄与第二次直奉大战,不只见战功也能看人品
有第二次直奉大战,那必然就有第一次直奉大战。其实这还是老吴、老张结盟引起的内部战争,1920年他们一致对皖系。皖系一落魄,直奉便对上了。在第一战中,奉系军没占到便宜,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第二次直奉大战。
时隔四年,直奉第二次大战再度展开。这一战张学良亲自出战,他的副手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郭松龄。当时张学良为第三军的军长,老郭则为副军长,另外,第一军正副军长分别为姜登选、韩麟春。
老郭虽然作为奉系的著名大将,又深得张学良厚待,但与老张大帅关系一般。特别是老张大帅的爱将杨宇霆,就与老郭更为不睦。
战争开始后,第一军很快便攻入了九门口与石门寨,小张少帅便认为由老郭带五团精锐悄悄增援石门寨,从而夺取侧背战场。眼看着自己到嘴的肥肉要被人吃走,姜登选与韩麟春当然不乐意,但碍于小张少帅的面子,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于是韩麟春便挤兑老郭了,说:“这个计策真好,你刚好可以露露脸,又能立个功。”老郭一听就急了:我可不占你们的便宜,我就从山海关正面攻进去。老郭竟真的带着队伍走了。
姜登选此时发作了,说原本就计划好的了,他这样就是将我们的计划打乱了,这是大罪。然后他就派了韩麟春去老张大帅那里告了老郭一状,可想而知,他们的关系非常紧张。
但当时小张少帅将老郭给追回来了,据说当时场面十分感人,大有当年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劲头。老郭对小张少帅非常感激,甚至流下了忏悔的泪水。
后来便是老郭奋发图强,带着那五团精锐以及一腔激愤,置于死地而后生,一鼓作气就打到了秦皇岛。就此,第二次直奉大战以胜利大告终,老郭堪称出生入死,功不可没。
可是,老张大帅对此事的处理相对云淡风轻,只给了老郭一个京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的官职。而姜登选却成了安徽督军,有了自己的一隅之地。
这件事本来就让老郭窝气不已,没想到姜登选后来竟然将安徽给丢了。这不是更让人生气了吗?所以在姜登选逃回奉天途中时,老郭居然把姜登选给扣了下来,直接枪毙。
先不说这件事老郭做的对不对,反正作为奉系的高级将领,姜登选是死是活那应该是有老张大帅定夺的。当然,老郭此时已经不受老张大帅支配了,人家有了新靠山,已经拉伙单过了。
但对于老郭这一行为,还是深为他人诟病,说其心胸狭窄,不够大将之风。反正就此,老郭的人品就被这样定格了:不局气。
分析郭松龄叛变内因:私心与公愤混于一体,是对是错难区分
人品不局气就不局气吧,人们万万没想到,老郭竟然还是个叛徒!原来,后来老郭携夫人去日本进行军事考察时,得知老张大帅向日本买了不少武器,要与国民政府开战。
当下老郭就大义凛然,直接与冯玉祥合作。其实老郭那时是深受小张少帅重视的,队伍的事都由他说了算。但老郭就利用这样的便利,直接把手下七万大军都带走了。这件事发生之后,惹得老张大帅直接骂小张少帅:混蛋!
不过老郭的下场也不并不怎么样,他本以为冯玉祥会是个合作伙伴,可却不知道自己被冯玉祥给算计了一把。所以,老郭叛变没多久,便被奉系给抓住了。不但被枪毙了,两口子还被曝尸三日,这算是够惨的了。
很多人认为,老郭之所以叛变,那都是因为当年直奉第二次大战没给他合适的封赏。要说这一点,可能还真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引子,老郭眼皮子再浅,也不至于就这么急吼吼地拉队伍单干。
之所以要叛变,说起来还是蛮复杂的。就说老张大帅吧,他本来对于老郭就不怎么友好,他一直认为老郭动机、个性等方面都不够可靠。而且,老张大帅不止一次告诉小张少帅:用人就要各方面人才都用,而不能单靠老郭这样一种人。
大概因为不够受老张大帅的重视吧,老郭内心还是很失落的。与此同时呢,杨宇霆作为老张大帅的亲信,那又是一丁点都瞧不上老郭,两个人可谓针尖对麦芒。可是人家杨宇霆有人撑腰,不管他们两个有什么事,老张大帅那肯定是站杨宇霆一队的。
为此,老郭都要憋出内伤来了。可偏这么个时候,老张大帅又与日本人不清不楚,一副媚日样子,这就让老郭非常看不下去了。当时在日本他就和国民政府的代表韩复榘沟通过这件事:张作霖如果真对国民军动手,我肯定打他。
其次,老郭当时叛变时与冯玉祥签了一份秘密协议,协议里是什么内容呢?那就是等到他将老张大帅办掉之后,西北的领土归冯玉祥所有,而直隶、热河则由李景林主持,他自己就要大东北。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来,老郭要叛变,受老张大帅的不公待遇、被同僚挤兑确有其事,但想要单干握一方兵权也是事实。他自己在叛变时有一条口号是要听从小张少帅的,东三省以少帅为首。可这明显与那协议不符嘛,这就足以可以看出野心的老郭也非笼中之物。
有人说所有打着大旗号而斗争的人,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私心。老郭显然不是圣人,而私心在某种程度上可见一些。所以,他叛变不只是为国为民为少帅,更是为了自己。如果将此看作私心与公愤混合而生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不是就更加能让人理解一些了呢?
参考资料:《试析冯玉祥与郭松龄反奉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