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来天府农博园 看全川最大规模稻田画
你见过稻田里“长出”几十米长的大白菜和玉米棒子吗?还有几十米高的鸡、狗、羊等动物?今秋来天府农博园,你就能看到用稻谷绘制的“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随着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临近,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的稻田画也渐入佳境。
记者了解到,天府农博园大田展区今年大春播种面积达3000亩,营造了多达20组、全川最大规模的稻田画,在丰收节期间呈现给广大参会嘉宾和游客。
抗旱
新型保水剂派上用场
记者和天府农博园农业顾问柯建国教授一起走进大田展区,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稻谷,远远能看见田中有用彩色稻谷绘制的图案,还来不及登高欣赏,阵阵热浪袭来,令记者不禁担忧:在如此高温干旱条件下,稻谷能扛得住吗?会不会影响丰收节的展示效果?
柯建国蹲下身观察土壤的状态,用手触摸土壤感受其干湿程度。“今年这个高温很少见,持续高温会造成稻谷减产,如果稻子长得不好,也会影响稻田画的效果。”柯建国说,“这些天来,土壤里的水分蒸腾量很大,降水又少。我们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以保证稻谷的正常生长。”
柯建国介绍,这片地安装了滴灌系统,工作人员会每天早晚两次通过滴灌系统进行浇水降温。他告诉记者,因为这片地原本是由河滩地开垦而成,土壤沙化较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经过两年多的土壤改良,情况有所好转。针对土壤的特性,在这片地上专门种植了旱稻。今年的高温干旱对旱稻的生长提出了新挑战。为此,种植团队采用了新型的保水剂。“这种保水剂类似于腐殖酸,能粘连土壤团粒,像海绵一样锁住水分。”柯建国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这段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这片稻田算是扛过去了。
升级
稻田画呈现立体效果
登上观景台,一幅幅巨型图案印入眼底,靠近农博主展馆的是“庆丰收、迎盛会”6个大字。离主展馆略远处,依次排列着大白菜、玉米棒子、豆荚、稻穗、谷仓、茄子、南瓜的巨型图案,营造出“五谷丰登”的意向。在更远处,还有鸡、猪、狗、羊、牛、马构成的“六畜兴旺”图案,共有20组。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图案在传统稻田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你看,像这样一幅大白菜图,虽然整体是绿色构成,但至少有4种深浅不同的绿,通过精心组合让这棵大白菜有了立体效果。”一旁的种植团队负责人巴雄军介绍,实施过程中,种植团队数易其稿,利用卫星定位、3D技术进行数字测绘,制作出平面效果图和种植网格施工图,依据图样栽种不同颜色的稻谷。“栽种下去后,我们还会定期开展航拍,以查看初步成形效果,组织工人及时修正、补苗。” 巴雄军说。
一般而言,成都平原稻谷的收获时间是9月初,而丰收节举办时间是9月下旬。为了让稻田画在丰收节举办时呈现最好效果,种植团队精心挑选稻谷品种、安排种植时间,“我们6月上旬开始种植,挑选的稻谷品种生育期大概130天,现在正处于孕穗期。到丰收节时,稻谷会呈现叶青籽黄的状态,图案颜色会变得更好看。”巴雄军说。
粮仓
展示300多个国家级良种
四川天府农博园投资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袁周平介绍,今年天府农博园的3000余亩大田里,重点展示了最新的国家级优良品种,包含256个水稻良种、9个旱稻良种、33个大豆良种、6个玉米良种、44个蔬菜良种,还建设了水稻新品种试验区、稻香杯水稻品比试验区等。
记者看到,道路两侧过去用来种花的地方今年也种上了农作物。“今年我们在道路两侧种植粮、豆、菜类作物,拓展耕地110亩,就是为了把每一寸可以耕作的土地都利用起来,用来产出粮食。”袁周平介绍,天府农博园承担有优良品种的展示、推广的职责,“像我们近年来引育的旱稻良种,在四川的丘陵、坡地就很有推广价值。去年旱稻亩产达到1000多斤,取得了好收成。下一步,我们还会对旱稻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耕地种上粮食,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娟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图片 新津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