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筑是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档案”,为我们留下了厚重的城市记忆。古建筑保护容不得半点“火星”,一直以来,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坚持“防消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
联勤联动筑牢双重防线。作为江南水乡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苏州市同里古镇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古镇内文物建筑、民宿场所、餐饮场所等数量众多,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存在诸多消防安全隐患。
为解决突出的消防问题,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2020年11月,同里古镇微型消防站建成,与距离古镇5公里左右的开发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形成力量互补。据古镇微型消防站站长邓军介绍,古镇微型消防站同样被纳入吴江区119消防联动调度体系,落实联勤联动机制,通过区119指挥中心和建筑内烟感报警联动响应,全方位全时段守护着古镇消防安全。
古镇内弄巷多而繁杂,这就要求每一位“守护者”都要成为“百事通”,要做到对古镇情况了然于胸。目前,利用丰富的河道资源,同里古镇沿河安装了55台消防泵,消火栓箱可以直接从河道加压取水。“微型消防站值班分白班和夜班,队员需要每日对泵组进行检查,防止水压不足、水带水枪丢失等情况发生。”邓军说,夜间值班人员在每晚10点后,会对古镇开展巡逻工作,在人们思想最容易产生懈怠时,保障夜间消防安全。借助古镇重点部位安装的智能烟感报警器,值班人员能够在智能报警云系统平台上第一时间定位火灾地点,借助两轮消防电动自行车,到古镇最远处只需5分钟,能在消防力量到场前,最大限度遏制火灾发生。
作为专业消防救援力量,吴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发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会定期开展文物古建筑想定作业,模拟古建筑发生火灾后的应急救援方案。“夜间发生火灾时,如遇恶劣天气,相邻自建房间距较小,不利于居民逃生。”开发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队长杨巍说道。为了能让救援器械最快到达火灾现场,避免复杂的弄巷影响救援时机,队站训练时以班组训练形式展开,力图发挥救援最大效能。
联合检查“堵住”隐患漏洞。“寺庙内的安全设施配备以及消防安全监管依旧存在缺漏和不足之处。”通过查看辖内20家寺庙的消防安全设施,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指导员沙晓军总结道。日前,常熟市消防救援大队联合莫城街道安监办、东南街道“331”机制办、虞山街道“331”机制办等部门对辖区的寺庙开展专项消防安全检查,有效提高宗教寺庙场所火灾防控整体水平。
据了解,此次检查既有文物保护单位兴福寺,也有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民间小庙。庙虽小,但安全隐患一点也不容忽视。“寺庙里通常会设置供台,供台上的蜡烛用玻璃罩罩住,并且无专人看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沙晓军说。
此次主要针对寺庙内的消防水源是否充足、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寺庙内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等情况进行检查,并查看寺院内的电气线路敷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以及僧人的居住场所等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人员现场反馈给寺庙负责人,要求其限期整改,严格落实各项消防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值班和防火检查,严格规范用电安全,严守宗教场所安全。
寺庙工作人员以本地人居多,年龄较大,消防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据沙晓军介绍,队站每季度会对寺庙开展一次安全检查,并对工作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倪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