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8月16日,有网友发现,浙江杭州建德的废弃矿洞成了近期小红书热门打卡点之“避暑胜地”,不少博主打卡推荐时都会提到“能玩又清凉”“全新的未知世界”“完美避暑胜地”……以此“种草”吸引更多网友前往。多位网友指出,博主种草的矿洞位于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据8月16日上游新闻)
据报道,谢田村的碳酸钙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性开采,最开始粗放式地开采,在山上留下了10多个矿洞。直到2007年前后,采矿权收归国有,采矿点整合关闭后,目前剩下5个矿洞。
网友到矿洞打卡(来源:都市快报)
据建德市钦堂乡谢田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当地一共5个矿洞,此前都没人来探洞,不知道什么原因,今年夏天,来矿洞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洞是相通的,不仅岔路多像迷宫,而且,山壁上的石块和山体有裂缝,随时可能有落石,考虑到存在安全隐患,前些天,当地采取了措施,用水泥和砖块将洞口进行了封闭,无法再进入。据介绍,这些矿洞下一步是否开发,要等到勘探勘察完成后再决定。
矿洞被封闭(来源:都市快报)
有网友觉得,一封了之可惜了,这么多年都没垮,怎么有人来避暑就会垮呢。也有网友支持封闭,因为安全问题不能视若儿戏,万一出事,谁来负责?
杭州应急救援人士说,“废弃的矿洞绝对不是游玩的去处,风险因素太多了,比如擅自进去容易迷路、有深浅不一的水坑,还有一些看不出来但其实是空心的洞……就连矿石也很危险,矿石不同于普通的石头,是锋利有棱角的,容易伤人。”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也十分困难。“矿洞的竖井往往是200到300米深,容易缺氧,将人直接运送至地面都非常困难,更别说还要清理障碍物、运送担架这些措施了。”
封闭废弃的矿洞,应该得到理解,避暑也好,探险也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不过,高温酷暑,可以纳凉的“洞天”应能开放就尽量开放。
据报道,2006年夏天,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持续高温近两个月,市政府开放41个防空洞,供市民纳凉、避暑。之后形成惯例,每年盛夏,人防部门都会对全市防空洞进行安全排查、全面维修后,供市民避暑纳凉,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配置桌椅、板凳、书报、电视和提供饮水、应急药品。
山东济南同样擦亮“要纳凉到人防”的特色品牌,坚持每年对人防工程避暑纳凉场所进行改造升级,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读书看报、运动健身等服务,将人防工程平战结合使用从“商业化”向“公益性”的方向转变、从“收银员”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
济南开放人防工程供市民纳凉(来源:新华社)
这都是值得借鉴的举措。另据报道,近日,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不少网友来到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瑞峰崖墓群避暑,引起讨论。对此,青神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称,乘凉基本上对崖墓群没有损坏,工作人员会教育纳凉群众注意卫生。这个态度也值得肯定,对前来纳凉的群众,做好引导工作即可,而不是拒之于外。
高温天气,各地就是要如此因地制宜,想方设法开放纳凉点,满足群众的避暑需求。该封的矿洞要封住,该开放的纳凉点也要开放,这才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