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山洪灾难,夺去了7条生命。
8月13日15时许,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据当地官方通报,截至14日中午13时,此次突发山洪灾害共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
公开视频显示,山洪发生前,有不少游客在“龙漕沟”附近露营。事发时,一些游客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收起在河道旁边搭建好的天幕,就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冲倒,来不及撤离的游客被困在洪水中。
随着山洪退去,散落在石缝间的露营装备、衣物,与现场“珍爱生命,请勿下河”的警示牌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发了人们对于野生网红露营地的担忧与讨论。
事实上,“网红打卡地”龙漕沟是一个未开发景区,且是当地防范山洪的重点区域。早在2021年8月,龙门山镇政府曾发文提醒,汛期沟内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
然而,随着露营近些年大火,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前往龙漕沟游玩的经历。“种草”话术配上好看的照片,龙漕沟摇身一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玩水圣地”“网红露营打卡点”,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更是曾将其标注为“景区”。
岸上的铁网拦不住拥挤的人潮,沿着种草笔记的指引,更多的游客在溪边扎下帐篷,最终酿成惨剧。
对此,湖北旅协自驾游和房车露营分会副会长张为民在接受九派财经采访时表示,目前的露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野性露营(用户自发露营),基本没有开发,缺乏责任主体;二是提供收费服务,但有市场主体的露营产品。
张为民建议,有条件的游客应选择资质齐全的露营地去体验,这样的营地一般安全管理设计比较完善,一旦出现问题还能找到相关责任人。即便是坚持在野性露营中体验自然,为了保障安全,游客也要选择相对平坦、陆地面积安全的的区域。
悲剧上演,谁在制造夺命露营地
在龙漕沟现场搜救排查接近尾声之际,曾经大量宣传龙漕沟的种草平台们,成为当下舆论声讨的对象。
九派财经注意到,在8月14日前,抖音仍可以搜索到“龙漕沟风景区”词条,相关页面显示该景点入围了“成都市景点种草榜”。点进词条后,可以看到具体位置标识,及用户留下的500条评价,其中83%均为好评。
而在“种草鼻祖”小红书上,目前“龙漕沟”关联笔记超过400篇,关键词多与“带娃玩水圣地”“避暑野营”“夏日宝藏地”挂钩。在相关帖子中,甚至有人设计了11公里的徒步路线,在每周四和周末组织前往龙漕沟“AA同游”。该发布者称“这里特别适合周末带娃来避暑耍水”。
这样的介绍吸引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名在事发当日前往龙漕沟的网友称,自己是在朋友的带领下去的,在去之前并不了解相关信息,“导航写的风景区,我们以为是正规景区”。
然而真正的危险也潜藏在“花言巧语”中。有到龙漕沟的游客发帖称,“总的来说这里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好,主要是水和道路离得太远了,还要翻过围栏才能下水。”该游客表示,一路上被破坏的围栏有好几处,下水玩都是翻过围栏下去的。
8月15日,遭遇此次山洪的部分游客对一家旅行团提出正式追责诉求。据报道,本次山洪事件中,一支名叫“游侠客”的旅行团曾组织100名团友在龙漕沟“非法景点”下河玩水,导致山洪爆发期间多名团友被困3小时,险酿大祸。
事件发生前,各类种草平台上并未做出风险提示;事件发生后,危险景点仍挂推荐栏中。有网友认为,种草平台以及旅行团是否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对此,上海澜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耀在接受北青报采访时表示,平台有监管、审核相应视频、博文的义务,并应当对包含危险行为或不安全因素的内容添加明显的安全提示,对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内容及时删除。
张耀提醒道,若平台发现相关安全隐患或虚假信息,但未及时履行上述义务的,除可能将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以外,还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对于一味追求流量、博取眼球而忽视安全警示或故意虚假宣传、恶意引导的博主,可能将承担侵权责任,情节恶劣的可能会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竟一则认为,“平台一般是信息撮合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直接加害人,只有平台的过错程度和直接侵权人过错程度相当,才可要求让平台承担责任。而且游客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信息发布者不是故意违背事实做虚假宣传,也很难追究发布者责任。”
目前,小红书上的彭州龙漕沟相关游玩攻略已被下架,检索时出现“旅游出行,安全第一。请勿在危险地方逗留、游玩”的提示。而在高德地图上,“龙槽(漕)沟景区”已无法定位,点击后会显示附近其他正规景区。
“后续平台应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对相关内容、特别是非市场主体提供的内容进行审核。另外,过热的信息的投放比例需要适当控制。”张为民建议。
野性露营,何时回归理性
事实上类似的野性露营事故并非孤例。
“你别看外面热火朝天瞎吆喝。我们干得都提心吊胆。”此前,曾有从业者告诉九派财经。随着露营风潮大火,各地相继出现露营者因操作不当、差点丧命的情况:在帐篷里吃烧烤,导致二氧化碳中毒;不当使用燃油灯,导致帐篷着火;甚至有些营地因为选在松软地基上,当天大风一吹直接散架,类似情况比比皆是。
大热荒野创始人朱显曾经在访谈中提到,做大热荒野项目时,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其实是安全保障层面。因为露营毕竟是一个户外的事情,在安全性上出现问题的话,可能会对整个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针对野性露营乱象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各地监管部门制定了不少规则。
今年6月,广州发布《广州市公园草坪开放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对部分露营行为划出红线。其中,要求各开放草坪公园控制聚会人数,超过10人需向公园管理机构报备。同时,建立网上预约制度,根据人流量以及公园草坪承载能力确定可预约搭帐篷的数量。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6月印发的《成都市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中也提出,阳光帐篷区应有标识标牌(包括但不限于指引牌、公示牌等),做好线路指引,明确帐篷搭设区域界线;并规定帐篷区应选择地形相对平整的地域,坡度不宜大于15度。
就在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对城市露营提出要求之际,野性露营的风气蔓延到了更加危险的山间野林中。
对此,张为民认为,政府应划定野性露营的特定区域,将隐患较小的地方交由游客自我管理为主,辅以安全提示和管控措施;把安全隐患较大的场所直接列为禁止野性露营,采取刚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和控制风险。
同时消费者也应提升户外露营时的安全意识。“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能去。露营的安全性是无法通过‘网友种草’来保障的,露营者本身需要注意两点:一个是自然灾害、当天天气情况;另一个是专业度高的户外活动尽量不要自己摸索。”
记者 | 郭梓昊
实习记者 | 朱凡也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