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指的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全长193千米的长江三峡两岸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传说。2009年,三峡大坝工程正式竣工,但是三峡大坝的修建,一直是争议颇多的。
1994年,国家为发展工业、防洪抗旱、解决能源问题,决定建造三峡大坝。但是在签署决议书的时候,有九位专家没有同意签署。
他们主要提出了两点异议,一是三峡大坝的修建会导致淤泥阻塞,使三峡地区的航道阻断,二是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阻挠,引发国际问题。
但三峡大坝还是如期建成了,附近地区的农民退耕还林,河道的淤泥问题得到缓解,这使得三峡大坝的淤堵也没有构成困扰。
其实在设计之初,专家们考虑到大坝的特殊性,对三峡大坝的根基加固过,让它能够承受住小型核弹的轰炸,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坝的安全。之后也没有出现过专家担心的情况。
紧张施工中的三峡右岸大坝坝顶公路
那么九位专家的拒绝签字是否没有任何的意义,答案是否定的。当时的反对意见被国家文物馆保留,这说明国家是有审慎考虑过修建三峡大坝的利弊的。
要知道,修建大坝不像建房子,修桌凳一样简单,这是一项耗资两千亿的浩大工程,关系到百姓民生。
相信曾经在决议书上拒绝签字的九位专家不会后悔他们当初的决定。这九位专家能够提出疑虑无疑是理性的、勇敢的,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真实想法,是实事求是的体现。
三峡大坝修建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现在,这座大坝已经成为了世界发电之最,每年的发电量达到1000亿度,相当于上海居民半年的用电量。水力发电使得中国居民对于煤气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除此之外,三峡大坝的蓄水也让长江中下游居民生活用水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三峡大坝竣工后,我国再没出现1998年类似的大洪灾,还为不少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工业的迅猛发展。
三峡大坝的修建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生活在长江的部分稀有物种因为大坝修建而濒临灭绝,比如中华鲟,一种底栖鱼类,需要在夏秋两季游回金沙江产卵繁殖,大坝的修建阻断了它们自然的生存路线。
此外,库区的水源污染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港口的封闭性使得库区周围的有机化工基地的污水难以排出,造成库区水源污染。
在大坝库区之下,还有被淹没的珍贵的巴蜀文化中心的遗存,这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化石遗址之一。
本文由北岸木子原创,欢迎关注,带您纵横古今,纵览世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