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山是井陉县杨庄村村南的一座山,板山山不高,主峰海拔仅930米,但其山势异常险峻,重重断崖如刀削斧剁一般,尤其是板山主峰,从杨庄村方向看板山主峰,高大的崖墙方方正正,如同一块巨大的门板横在那儿,板山之名由此而生。
营子岩是主板山主峰东侧不远的一条沟,这条沟幽深狭长,两侧高崖壁立,头顶天沉一线,走在沟里如坐井观天一样。更令人称赞的是,营子岩绝壁间有个古寺,名观音寺,此寺虽规模不是很大,但历史悠久,已逾千年,相传当年隋炀帝的三公主,因痛恨隋炀帝的昏庸无道愤而出家,一开始就选择在这儿修行,后来才迁至不远的苍岩山。时至今日,这一带的老百姓还流传有很多三皇姑的故事。
板山也好,营子岩也罢,本不在我们此次杨庄之行的计划里。来之前我对它们所一无所知。但前天,我们向老乡打听杨庄口长城时,老乡向我们推荐了营子岩。说那个地方风景不错,常有城里的人去那儿玩,一车一车的。网上随便一搜,果然有板山环穿的轨迹。正好,昨天没能完成杨庄村向苍岩山方向的穿越,剩下的半天再往前走又时间不够,于是我临时改变计划,昨晚又回了杨庄村,今天上午要来个轻装环穿板山。为此,我们昨晚的营地就设在营子岩沟的沟口附近。
雄奇险峻的板山,左侧板壁崖墙上的山头即板山主峰
刚刚7点, 我们已踏着朝阳的阳光上路了。之所以出发这么早,因为我奉行:夏天天热,应该早点出发,早点赶路还凉快点,拖的越晚天越热的宗旨。
我们早,老乡更早,沟口附近有层层梯田和果园,老乡早早的就下了地同,忙着给苹果套袋,这会儿都干了一个来小时了。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没有之一。7亿农民是中国最辛劳的职业,也没有之一。
老乡没有虚言,这条沟确实漂亮,沟底路如盘肠,两壁丹崖壁立,丹崖间点缀着片片绿树,如同一幅水墨丹青的壮丽画卷。这还仅仅是开始,前边还有什么美景在等着我们?谁也不知道。
几个人左顾右盼,一边走一边拍照,脑袋摇的象波浪鼓一样,唉呀呀,只苦了我的脖子,这是在治颈锥增生不成?
回望沟外的甘陶河谷
路贴着陡沟一侧的高崖急剧升高,很快已是沟的尽头,两侧的崖墙组成一个倒写的V字,我们正处于那个倒写V字的最尖端。山无绝人之路,脚下的路猛的拐了一个对头弯,沿着另一侧的崖壁向前拐去。公路走到头,我们走上了崖间的平切路,它是利用高崖间的天然平台修的一条砂石路,路上有明显的车辙,这样的路我们一般称为三马子路,也有人叫它三蹦子路,叫法不同,意思一样。
路沿着崖壁拐来拐去,脚下是一条很深的沟,其实它才是营子岩的主沟,刚才公路所经只是一条小岔沟。美景接踵而至,我们却顾不上停下来观看,每一个人都恨不得一步跨到这条沟的尽头,看一看传说中的营子岩观音寺。
再看沟外的甘陶河谷
说不清拐了几个弯,一座建筑出现在视线中,可那座建筑也太那个了,怎么看怎么不象是寺院啊,即不象寺院,也不象民居,那是个什么东东?带着好奇,我们更加快了脚步。
一路虽然拐了几个弯,只是因为地势复杂,其实并没多远,满打满算也就里把地吧。很快,我们已来至那座建筑前。
来至跟前,才看出那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从墙上的几块铭牌看,是要建纪念馆。杨庄村,在过去位于isxu的井陉与山西的昔阳两县交界处,堪称井陉的南大门,在抗战时期,井陉县路南抗日政府、八路军独立营、井陉县游击大队等就是在杨庄成立的,营子岩沟因地形隐蔽,易守难攻,就曾是这些抗日组织的驻地。现在,杨庄村想抗旅游开发,营子岩是开发重点,所以要在抗日组织当年的这个驻地建个纪念馆,难怪它的模样有点怪。
营子岩一景
从纪念馆处看营子岩沟的大拐弯
继续向前,前边的地势更险,脚下的石台宽不足两米,头上是泰山压顶的绝壁,脚下是令人眼晕的百米深渊,为了安全,老乡在此安装了护栏,这才让我们走着有安全感了。老乡开发旅游也好,我们玩户外也罢,一切都要安全,有了安全才能玩的开心,玩的痛快,没有安全,一切都是扯淡。
过铁栏杆,前边又一个拐弯,拐过这个弯已是营子岩的尽头。营子岩的尽头是个障谷,两侧的崖合为一个巨大的U字型,U字型的底部是人工加砌过的宽大平台,绿树中有红红绿绿的旗帜,看来观音寺就藏在绿树之后的平台处。
绿树中透出红红绿绿的旗帜
营子岩观音寺的殿堂建筑已全部塌毁。原址仅存一尊大佛(观音立像)、一块古碑,旁边有两间不起眼的杂屋。古碑是明碑,藏在一座帐篷里,大概是前不久过庙会支的帐篷。
要说观音寺最有影响的建筑,当属这尊观音塑像,像高7、8米,借用天然的岩石修凿而成,她栩栩而生,端庄慈祥,像后有石砌的梯道,游人可上至佛像头部,沾沾佛气。
营子岩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观音像,不是未完工的纪念馆,也不是那块明碑,而是佛像后边崖壁上的钟乳石,它们是大自然的造化,凝结着天地之灵气。
营子岩的树,种籽象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这是什么树?老慢告诉我:“是青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