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步道、清澈的河水、起伏的群山、翠绿的田野……一场秋雨过后,碧空如洗。走在岫岩满族自治县大洋河河畔,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空气好、风景好,我每天都到这儿转悠,和老邻居下下棋。”72岁的高大爷每天都去大洋河河畔的党建公园,昔日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大洋河,如今已成了县城百姓的“后花园”,久违的白天鹅也飞回河畔,老百姓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岫岩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水乡”建设作为立县之本,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对流域内排污企业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全面封堵排污口,严控农药化肥施用和畜禽养殖污染。
与此同时,岫岩投资近7.5亿元,在大洋河流域先后实施了截污治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绿化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工程。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口子街国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水二类标准以上。大洋河清澈了,百姓的心也敞亮了。
8月15日清晨,下了一夜的雨,天刚蒙蒙亮,家住岫岩石庙子镇丁字峪村的村民赵庆友早早就起床了,他直奔村北头育林组,查看新嫁接的红松雨后长势。赵庆友是村里的植树造林大户,承包了1.1万亩山林。“种红松好处可多了,改善生态环境,松子可以卖钱,红松更是好木材,现在政府发展碳汇经济,守着山林呼吸新鲜空气就有效益。”谈到植树造林,赵庆友打开了话匣子。
岫岩以“构建辽东绿色经济区”为契机,以全县500万亩林地为基础,大力发展林业碳汇经济,于2021年5月17日成立了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绿森林碳汇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于同年6月28日完成了东北地区首笔碳汇交易,交易金额达300万元。
尝到了靠新鲜空气就能赚钱的甜头,村民都积极植树造林、护林和营林,保护生态意识空前高涨。
眼下,正是岫岩土特产销售旺季。今年4月起,朝阳镇朝阳村60岁的村民王振春每天都早早来到鲶鱼洞山水露营基地,带着自家产的鸡蛋、鸭蛋、鹅蛋、山菜在这里销售,平均每天有近200元的收入。“城里人特别喜欢俺们的溜达蛋,过去愁东西没处卖,现在愁东西不够卖。”王振春高兴地说。
去年,朝阳镇对辖内山水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梳理,对鲶鱼洞原址进行了科学规划、生态开发。景区一经“亮相”,因其悬崖峭壁、金沙皓石、碧水澄波、树木成林、鲶鱼美味,立即成为省内知名的新兴“网红”打卡地。如今,在岫岩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朝阳镇石湖瀑布、清泉森林步道、玉人峰、牤牛哨等精品景点线路焕发生机。已离乡多年的葛藤村村民李晓德在感受家乡巨变之后,毅然决定在家门口投资建民宿,“青山绿水就是老百姓最大的聚宝盆,以前走出大山才能有事儿干,现在待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李晓德说。
朝阳镇文旅产业发展是岫岩推进全域旅游取得可喜成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岫岩坚持向旅游资源要效益,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构建“一核两带三区六组团”空间布局,积极推动岫岩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努力打造“中国玉都”“生态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