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陇社区生态公园,一边是老厝,一边是新房。
7个公园辐射社区各个角落,群众休闲玩耍都有去处。
篮球场上,健儿们运动正酣。
袁扬辉和兄弟几人合奏传统音乐,带头弘扬好风尚。
西陇各家粿品作坊生意火爆。
刚出炉的红桃粿香气扑鼻。
老厝区破损墙体修缮后,绘制西陇特色文化——醒狮。
8月的汕头阳光灿烂,金平区西陇社区的老厝中传来悠扬婉转的扬琴声。寻声而往,穿过满是孝道文化墙绘长巷,一座老房子内,几位老人围坐一起,扬琴、二弦、椰胡合奏,宛若高山流水,余音绕梁。
“以前逢年过节都有表演,近几年由于各种原因,听到传统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少。”已过古稀之年的袁扬辉说,他们兄弟几人从小伴着传统音乐声长大,现在村里环境好了,老厝也“活”起来了。如今聚在这里,除了自娱自乐,更想将传统音乐传承下去。袁扬辉一家,是村里带头弘扬好风尚的新典型,也是西陇社区村民的一个缩影。
“进村见猪舍,满村猪粪味”……曾经的西陇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侵占集体用地违章建筑情况突出,人居环境脏乱差。社区党委曾被定为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近年来,文明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吹到西陇,新一届“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大胆破除历史积弊,推动乡村实现从“后进”到“先进”的蝶变。
漫步在西陇社区,广场公园林立,佳木繁阴,公园里孩童嬉戏,池塘里鱼龟畅游,篮球场健儿们运动正酣……如今的西陇社区,公共设施齐全,百姓安居乐业,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西陇的蝶变,依靠的是党建引领,是‘党建+’带来的新生。”西陇社区党委书记袁胜武表示。
把文化“种”下去,送到群众的心坎里。去年12月,西陇社区启动“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示范性建设项目,修缮老厝区破损墙体,绘制红色元素、传统文化、爱国爱党等宣传墙绘。通过文化纽带把群众团结和凝聚起来,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文化支持。
近日,沉寂了近30年的西陇醒狮队又重启了。当天,当点睛之笔滑过,领队响亮地喊出一声——“起鼓!”瞬间鼓声、锣声划破幽静,狮子“活了”,开始龙腾虎跃,在社区巡回表演,博得群众阵阵喝彩。
醒狮醒国魂,击鼓振精神。醒狮点睛是岭南传统的民俗活动,寓意虎虎生威、事业兴盛、祥瑞如意、宏图大展。“西陇醒狮队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乡愁。”袁胜武说,在建设美丽幸福新西陇之时重启西陇醒狮队,是为了凝心聚力,助推乡村振兴。
除了醒狮队,在西陇社区,各类潮汕特色糕粿也值得一提。粿品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历史悠久,时节做时粿,是潮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民俗节日“七月半”,西陇各家粿品作坊生意火爆,刚出炉的红桃粿香气扑鼻。
许多潮汕人都会做粿,可要做好,却不容易。西陇社区一家手工作坊的袁惜兰深谙此道。“只有遵循传统,才能制作出传统味道。”袁惜兰说,做好粿品的诀窍是“料精工细”。比如一个红桃粿的诞生,从粿皮的磨米、晒粉、配比、揉制,到馅料的挑米、泡米、蒸米……每一步都有讲究。说起为什么会从事这门生意。袁惜兰表示,吃粿是属于潮汕人童年的记忆,包含着一种故乡特有的传统味道,她希望将传统味道传承下去。
文:南方日报记者 郑淼鑫 蔡沚彦
图:南方日报记者 郑淼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