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沪二省一市的交界地带,河网密布,水系格外发达;明清时期江南的工商业飞速发展,此地不少水乡市镇都因此繁荣起来。而随着近半世纪以来的现代城镇化建设,它们中的大部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一小部分被包装规划成了旅游景点,成为大家心中的“梦里水乡”
不复存在的“小重庆”
在距离喧闹拥挤的周庄古镇仅10公里的莘塔古镇,便藏着让游客们感到陌生的另一种“江南”。莘塔老街位于苏州吴江东部的元荡湖畔,距离上海青浦只有5公里左右。称莘塔为古镇,是因为过去这里出现过繁荣的商业区;现在的莘塔只剩下半条老街,称其为老街更为准确。
毫无例外,莘塔作为曾经的“古镇”,是有历史可寻的。明成化年间,浙江安吉凌氏宗族为避战乱,迁徙至江苏,后在莘塔的莘溪两岸落脚。其后代多为商贾和读书人,他们筑石驳岸,建造跨街楼作为经商之用。往后的年代里,这里的商铺一路向北延伸;到了清代中晚期,已经形成了颇有规模的集市商业街。民国时期,莘塔镇曾是国民党吴江县第六区公所驻地,因商业繁荣一度被称为“小重庆”。
一场大火,没落的开端
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大火烧毁了莘塔老街东岸的跨街楼,只有河西岸的跨街楼幸存了下来。跨街楼曾是莘塔老街标志性的景观,未曾想到一场大火损失了一半,令人觉得着实可惜。从此老街的命运也随之动荡。上世纪八十年代,老街仍是莘塔的主要商业区;此后,商业中心逐步转到了新马路。老街无可避免地走向没落,店铺纷纷关张,转作居民住宅。
上世纪90年代,因为当地热衷发展工业,拆掉了河西岸、里仁桥以北的跨街楼。莘塔从此难当“古镇”规模,现在人们说的半条老街,便是里仁桥以南的跨街楼,因被挂牌“吴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而留了下来。据当地学者介绍,莘塔与周庄仅有一河之隔;1992年以后乡镇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而彼时的周庄,旅游事业正搞得风风火火。
跨街楼,老街之魂
现在的莘塔老街,主要看点便是里仁桥以南、那长约100米的跨街楼遗存。街上的建筑,多为清末所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们是老街所剩无几的历史之魂,面向市河,十足清静,过往的喧闹早已不复存在。街上的老人们回忆,这里以前开设着各式各样的商店;茶馆、酱园、南货店、面店、锦货店、剃头店鳞次栉比。童年的回忆里,这里每日熙熙攘攘。
跨街楼以青砖铺地,楼面覆盖街路,那时的人们上街购物,无论风雨晴暑均不受影响。这种建筑,在多雨的江南颇为常见。现在的跨街楼下,偶尔只会出现三两位当地老人,他们或慢慢踱步至廊下,或在河边晾晒,或坐在竹椅上与邻居聊聊家常。比起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莘塔老街呈现的却是十足原生态、贴近市井生活的江南水乡风貌。如果厌倦了那些规整无趣的景点,这样的原生老街逛起来其实更有风味。
里仁桥畔的烟火气
里仁桥无疑是游客们来到老街的视觉焦点。这座古老的石桥完整史料已不可考,现在只知其在1665年、1929年、1932年先后重建过。桥梁为梁式单孔石桥,现在已不通行;桥上常常作为居民们的晾晒场地,晒着衣服挂着咸肉腊味,生活气息满溢。距离里仁桥几米远的地方建起了新桥,新桥连通着老街旁的农贸市场,又是另一种烟火气息。
莘塔老街的精髓,虽有大半湮灭于漫长的岁月里,但是在旅游的千军万马涌向周庄的时候,这里仍然不骄不躁,天然去雕饰地呈现了一个历经岁月辗转的真江南。这里的故事,似乎从不介意是否会有游客过来聆听。老街犹在,莘溪依旧,只是许许多多的事都已改变了。
地址:苏州市吴江区新传路与莘塔大道交叉路口往东约170米(可直接导航里仁桥)
交通:自驾或换乘当地公交791路至人民桥站
门票:免费
附近:芦墟古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