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组织与会代表和中外媒体记者分三路现场观摩,领略北京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新成就。在围绕中轴线的观摩后,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许多北京的嘉宾都连连赞叹:中轴线撑起了首都最美、最独特的风景。
北京中轴线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是由一系列建筑、历史地标、历史街道、桥梁和遗址共同构成的空间综合体。它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共化转变。
历经七百余年的发展,北京中轴线最终形成了由古代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有关人士介绍,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其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气魄雄伟,南北贯通。
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就开始形成了以“中”字为核心的城郭布局,逐步衍化形成都城的中轴线建设规范,发挥了都城“脊梁”的统领作用,体现了“以中为尊”的都城秩序,呈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审美和政治文明。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其规模、格局与文化内涵,堪称中国理想的都城规划范式。
站在鼓楼望景山。
钟鼓楼位于北京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两楼前后纵置,是中轴线上最高的一组古代建筑,也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其最大的体量、显赫的地理位置、悠久的计时历史,传统的报时方法,还有定鼎地位的钟鼓,在全国钟鼓楼中独树一帜。嘉宾们登上鼓楼,远眺四周,壮阔的景色尽收眼底,不禁赞叹。
鼓楼里的报时大鼓表演。
观众在拍钟楼模型。
观摩活动的第二站是北大红楼,这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当大家走进李大钊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的图书馆阅报室、陈独秀等编辑的新青年杂志展示室,仿佛回到了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再次感到是他们的言行唤醒了中国。
观摩嘉宾来到北大红楼参观。
毛泽东任职北大图书馆管理员时的办公桌。
活动第三站来到前门三里河公园。早在明朝正统年间,这里作为南城泄洪渠就形成了三里河水系。但是到了清末,随着新的泄洪通道形成和人口的增加,河道被填平并最后消失。2016年8月,三里河绿化景观项目启动,依据历史河道位置和走向进行了还原。原生态的大树基本保留,河里种植了莲花等植物,养上了金鱼,既能造景,也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如今,这里将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与自然环境渗透融合,充分展现了胡同、院落与三里河的水、川、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让老胡同赋予了新内涵、焕发出新生机。
三里河公园恢复水系并修缮成市民休闲最佳区域。
三里河公园附近颜料公馆里正表演京剧《贵妃醉酒》。
三里河公园附近有一处名叫颜料会馆的地方,明朝时是平遥会馆,后来成为颜料公会。如今,以会馆的戏台为中心,这里变成了看戏的好地方。嘉宾们在此看了一组节目,首先是威风锣鼓《牛斗虎》,鼓点铿锵有力,声震四方。接着是伴随着《十面埋伏》音乐的杂技表演,来自中国杂技团的两位演员表演了高超的节目。很快,观众背后响起来国剧旋律,京剧《贵妃醉酒》迷醉了众多观众。最后是长笛独奏《春江花月夜》,伴着美丽女子的长袖独舞,深沉而清远的旋律飘向远方……老会馆重焕新生,成为东城区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动实践。
三里河公园附近颜料公馆里正表演锣鼓与琵琶合奏《十面埋伏》。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了永定门,这里是传统的中轴线最南端。首先看到的是永定门御道遗存,位于永定门城楼北面,长约141米,是北京重要的一条古代高等级道路设施遗存,也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摩嘉宾来到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参观。
在现场,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吕舟对记者说,北京中轴线附近有许多文化景点,包括故宫、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钟楼、鼓楼等全国文保单位、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等北京标志性建筑,还有国博、前门等知名的地方。它们构成了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它们具有人间烟火气,是北京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大美中轴线,魅力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