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河南信阳坐落一个因避暑出名的风景名胜区——鸡公山。在这里风景秀美,空气宜人,夏天的平均温度仅有23.7℃,素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的美称,因此与庐山、莫干山、北戴河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鸡公山7月份好消息频传。7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宣布信阳鸡公山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8日,河南省文旅厅联合网易集团举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推广暨元宇宙创造者大赛发布会,这场赛事要在虚拟世界里再现河南知名景点和河南知名文旅IP,鸡公山也在创作选题之中。
自然风光:心肺洗礼,生态天然空调房
鸡公山被称为避暑山庄,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地处中国南北的分水岭,分别与桐柏山脉和大别山山脉为邻,山水相连,正好处于亚热带向南温带的过度地段。另外,鸡公山主体山系相对高差400-500m,高处不胜寒,越往上走,海拔高度越高,体感温差也会越大,避暑胜地美称名不虚传。
“佛光、云海、雾凇、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被称为鸡公山的八大自然景观。在这里能听见水声潺潺,看见云海环绕,放眼望去98%地表被天然植被所占据,森林资源丰富,物种多样。在如此和谐的人与自然相处下,大自然是慷慨的,给予人类丰富的负氧离子馈赠,在鸡公山呼吸到的每一口气息都是对心肺的洗礼。
为何叫做鸡公山,此名与景区主峰地质地貌有关。鸡公山有一处报晓峰景区,海拔768米,是在群山环抱中拔起的一花岗岩石峰,因其形状酷似引颈欲鸣的雄鸡,也被称为鸡公头、鸡公石。在报晓峰山脚题有诗“慢上鸡公山,快登报晓峰。这边风景好,暑夏有秋风”,登上报晓峰绝不后悔,众览全山风貌,清风微抚,神清气爽。
人文历史:独特建筑,世界建筑博物馆
以“青分楚豫、气压嵩衡”而享誉古今的鸡公山在风景景观上自然是不差的,同时也因“万国建筑博览会”而驰名中外,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是鸡公山人文风光的一大亮点。
说起这些,时间还得回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时刻,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中国从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2年,平汉铁路通车,铁路交通将武汉和信阳联系在一起,可直达信阳鸡公山。因交通的发达,当时租住在武汉的欧美商人、传教士等人大肆抢圈土地,在鸡公山中修建花园别墅。
从1903年美国传教士李立生、施道格踏入鸡公山兴建别墅开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商人、传教士和中国的军阀、官僚在这里建设了500多栋别墅。别墅设计各式各样,有尖端突起的教堂式,环形古雅的宫殿式,还有玲珑小巧的别墅和高大豪华的欧美风。这些别墅建造材料多使用石头,这是基于鸡公山遍地花岗石的优势,就地取材。别墅设计和技术监理均由外国人决定,我们中国人大部分在其中是充当工艺匠人的角色。
在这些建筑当中,以颐庐、将军楼、烟雨楼、会景楼、美国教堂、瑞典大厦为代表性特色建筑。其中,颐庐被称为志气楼。这是一座四层中西混合结构建筑,由民国军阀靳云鹗所建。当时刚刚指挥完“湘鄂战争”的靳云鹗到鸡公山避暑,看到鸡公山几乎被外国列强所强占,看不到一座属于中国自己人的建筑。出于激昂的爱国之情,靳云鹗决定要在鸡公山上建造一座中国人的别墅。但建造过程并不顺利,趾高气扬的洋人拒绝配合靳云鹗别墅建造。靳云鹗毅然决然凭借自己的武力强行在山上动土,重金聘请一位留洋建筑师主持设计,由此颐庐诞生了。“颐”取靳云鹗字“颐恕”的第一个字,“庐”虽有茅草屋之意,但此别墅却蕴含着中国人的茅草屋比外国人的别墅建得还好的意思,以此来挫败外国人锐气增长中国人志气。
2006年,鸡公山近现代建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饱经沧桑的建筑老房子,幻化成鸡公山的文化符号,成为这里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
穿越原始森林,欣赏云海缭绕,游览历史沧桑的万国建筑,想象一下如果这一切都被复制到元宇宙空间当中,全程可沉浸式互动浏览,相信一定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云中花园”鸡公山,山水景观与新兴技术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张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