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培敏于飞于宏欣
直播南阳讯 进入农历腊月以后,新野的耍猴人便忙碌起来。虽说今年因疫情原因不能远行,但他们中的不少人早已分布在全国各大景区,目前正在抓紧时间驯猴,准备春节期间为“本地游”的人们进行表演。
“他们都在很努力地生活。”因为摄影,从北京返回南阳照顾老母亲的韩丽华,与这个群体有了深深的缘分。
从2019年1月至今,她先后27次赴新野县沙堰镇、施庵镇、樊集乡的几十个村庄,拍摄了170名耍猴人,以类型学的方式,淡化光影,将人与猴子同时定格,以此来记录这群人的生存状态。
以镜头关注耍猴人平凡人生
昨日,在城区张衡路一小区,记者见到了韩丽华。
60岁的韩丽华,看起来较同龄人年轻很多,且颇有艺术范儿。祖籍黑龙江的她,11岁时跟随父母来到位于方城的中南厂,南阳便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拍摄耍猴人,于她是一个偶然。
2014年,在北京打拼30多年的韩丽华开始玩摄影,起初只是出门旅行时拍拍照,随着学习的深入,她思考着想拍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专题。
2019年,韩丽华从北京回到南阳,一边与姊妹们一起照顾已80多岁的老母亲,一边开始了她的纪实专题摄影。耍猴人是她的第一个专题。
新野猴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西汉,南北朝时已成气候,至明清时已非常盛行。以前,耍猴人一般在每年秋收冬播后到次年夏收前这段时间外出表演猴戏,往往三五人同行,带着三四只猴子,“一根扁担两口箱,猴子驮在肩膀上”就是耍猴人真实的写照。他们走城市串乡村,每到一处就扎下摊子表演猴戏。
韩丽华拍摄的,并非是猴戏表演喧腾的现场,而是以类型学的方式,通过肖像拍摄,以冷峻纪实的风格,来表现耍猴人的内心,表现耍猴人与猴子之间的关系。
从2019年至今,她往返新野27次,在沙堰、施庵、樊集的几十个村子釆访、拍摄。为了拍出好照片,她在乡间住过30元一晩上的小旅馆,在能见度不足30米的大雾中开过车,前后拍摄了170名耍猴人和他们的猴子。
每个耍猴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韩丽华拍摄的众多作品中,记者一眼便注意到一幅女人和猴子的肖像。女人五六十岁的年纪,岁月在她的脸庞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她的怀中,是一只毛色温润的成年猴子。“这是殷培敏。”韩丽华回忆,拍这幅照片那日是个大雾天,能见度不足30米,她住在沙堰镇上,距殷培敏所居村庄有五六公里。雾天是户外拍摄肖像的绝佳天气,她不想放弃,五六公里路开车用了三四十分钟。“这只猴子是殷培敏从小养大的,吃过她的奶,她把猴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次,她拍出了人与猴亲人般相依为命的感觉。
于飞,30多岁,当过兵,是耍猴人中年轻的一代,但也已是3个孩子的父亲。余飞的父亲、祖父都是耍猴人,耳濡目染,他也当了耍猴人,目前与几个同乡一起,走南闯北耍猴挣钱。
40多岁的于宏欣相貌堂堂。上世纪90年代,他扒火车出门耍猴,为追逃跑的猴子左腿受伤。但他努力肯干,在离家不远的一个景区耍猴,还在老家种了几百棵梨树。目前他在新野县城买了房,平时自己在外耍猴挣钱,妻子则带着两个孩子在城里上学,日子过得富足美满。
在韩丽华的镜头下,170名耍猴人的性格各异,但他们与猴子家人般的亲密关系是一样的——他们以各种姿势抱着自己驯养的猴子,而每只猴子都像依恋母亲一样,温顺地依偎在他们的怀里……
“现在的耍猴人已不同于旧时的耍猴人,他们有头脑有拼劲,是村子里最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在韩丽华看来,虽需走南闯北,但耍猴人不以为苦,说起传承的耍猴技艺,他们都挺自豪。
民间记录是另一种历史书写
新野“中国第一猴乡”的历史悠久、故事多多。
相传,《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于明嘉靖年间任新野县令时,很喜欢观看民间猴戏,猴戏对他塑造孙悟空这一形象有很大启发。南阳籍著名作家周大新的小说《走出密林》,其中有详尽的猴戏描写片段。
有时候,民间记录,是另一种历史书写。
拍摄《耍猴人肖像档案》,韩丽华用了两三年时间。近30次的探访,自费4万余元,从耍猴人对她满是戒心到融入其中,韩丽华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2021年9月底,韩丽华带着她的作品参加大理国际影展,受到极大关注和好评。专家认为,以类型学的方式拍摄耍猴人肖像,不仅具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未来还会有极大的文献价值。
韩丽华说,猴戏曾经是街头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方式,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经常有耍猴人走街串巷,灵动的猴子经过耍猴人的调教,舞枪弄棒、骑马抬轿、爬杆担水等令人拍案叫绝的画面,最迟到80后这一代,都还有印象。
当然,猴艺与其他“非遗”一样,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但不管怎么样,只要人们还乐于观看这种妙趣横生的表演,有市场在,这一非遗文化艺术一定会找到更多样的生存之道并继续传承发展下去。韩丽华介绍说,这些年,猴戏结合时代节律,开发新的表演节目,并改变以往四处流浪的猴戏表演方式,与景区、公园、演艺团体进行了深入合作,拍摄耍猴人,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让猴艺这一传承千年的非遗文化走得更远更好!
摄影 韩丽华
编辑:冯长顺
审核:李萍
终审: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