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 东邪
近日,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刚刚结束他的太空旅行。据了解,他的这次太空之旅持续了12天,在俄罗斯宇航员的协助下前泽友作在国际空间站上体验了太空生活。截至目前为止,国际空间站已经迎接了十几名游客,其中第一位游客是2001年4月28日进入国际空间站的丹尼斯·蒂托。近几年国际空间站逐渐面向商业化,NASA为此也准备搞大动作。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11月底NASA就与三家商业航天公司签署合同,合同明确指出NASA将出资4.16亿美元,其他三家企业不仅要出资,也要拿出改造方案,目的是给国际空间站来个升级改造。这三家公司分别是Blue Origin、Nanorack和Northrop Grumman,但NASA最终只会选择与其中一家企业合作。
NASA与商业航天公司合作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人推测这将是太空领域商业开发的开端,未来将会有更多普通人进入太空。那么NASA为何想要改造国际空间站?三家企业拿出了什么样的方案?
为什么要改造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段于1998年发射成功,之后陆续发射多个舱段,虽然最终在2011年全面建成,但空间站的服役时长从1998年就开始算起了,至今已经超过2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空间站上的设备逐渐老化,而且多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共同运营空间站,使得空间站内的混乱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近几年国际上频繁出现国际空间站发生故障的新闻,例如去年发生的漏气事件、空间站外部发现微生物等,这些新闻都说明一个事实,国际空间站已经逐渐老化了。有专家预测国际空间站只能延续到2024年,而NASA的目标是将其寿命延长至2030年,一旦国际空间站退役了,那么太空中就只剩下中国空间站,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所不想看到的,因此他们需要对空间站进行改造。
再者,商业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NASA也想将商业开发引入太空领域。 NASA早在10年前就已经布局太空旅游,在美国的航天飞机退役后,NASA积极与俄罗斯接触,最终买下了所有联盟号的发射席位,每个位置的价格是9000万美元。NASA获得这些座位后,转手卖给其他亿万富翁,一个座位的价格甚至可以翻一倍,毕竟亿万富翁并不差钱,他们缺乏的是太空体验。
既然太空旅游拥有不错的前景,NASA为什么要和其他企业分羹呢?现实原因是NASA的预算有限,根据NASA局长在11月底的发言可知,NASA每年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花费就占到了总预算的三分之一,如果未来要对空间站进行升级改造,单靠NASA的经费是不够的,因此他们需要引入商业投资。
三家公司将如何改造国际空间站?
NASA作为全球最知名的航天机构,能和它合作的企业也是商业航天里的佼佼者。关于如何升级改造国际空间站,三家企业已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Nanoracks提出了一种充气式的太空舱,其名为“Starlab”。听到充气式,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不安全,很容易出事故。然而NASA专家表示他们测试过了Nanoracks公司用于制作太空舱的材料,很可靠。
这种材料与凯夫拉纤维相似,但它同时拥有吸收撞击能量和阻挡宇宙辐射的能力。此外,该太空舱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空间比较大,相当于目前国际空间站的三分之一大小,足以容纳多位太空游客。Blue Origin公司提出了“轨道礁”的想法,该模型的内部由金属核心模块组成,外部配备了充气式的居住模块,这个区域可以被改造成商业区。
Northrop Grumman公司所提出的方案和前两者的方案相似,但该公司提出未来太空旅游应该面向更多领域的游客,而且应该发展成规模的太空旅游,而不是一两个游客的观光。
国际空间站还能服役多久?
无论商业航天公司提出了怎样的设计方案,改造的前提是国际空间站的寿命能得到保证,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前提无法百分百得到保证。从2018年开始,国际空间站每年都会出现故障,虽然大多数都是小故障,但不乏严重的漏气事故。因此NASA和其他共同运营国际空间站的国家,当务之急是修复好国际空间站,然后再推进后续的改造升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