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摄影,看天下,这是泡鱼儿的第944篇原创图文。
这是我的第四次自驾甘南之行,今天我们先去寻找一座隐藏在甘加秘境中的千年古城——八角古城。近几年到甘南旅游的人都直奔拉卜楞寺、扎尕那、郞木寺、桑科草原这些地方去了,知道这个地方的人却很少。
在大西北,甘南绝对是一个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连接处,集雪山、草原、湿地、峡谷于一体,要风光有风光,要人文有人文,是感受藏地文化,饱览西部风情的绝佳去处。
这里曾被联合国人居环境发展促进会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目的地”,美国权威旅游杂志《探险》称甘南是“‘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更是为其站台背书,称这里是“人一生要去的地方”。
按照行程计划,我这次自驾甘南之旅从兰州出发,经兰海、乌玛高速到临夏后,转走国道213进入夏河,途经甘加秘境中的八角古城、梵天佛国拉卜楞寺、恍若非洲大草原的桑科湿地、牛羊遍地的阿米贡洪牧场、一寺跨两省的郎木寺,最后从迭部扎尕那穿越洛克之路,经宕昌上高速返回兰州,一共历时5天,行程1300公里。
与夏季喧闹的游人相比,入冬后的甘南显得宁静而妩媚。一路上,大多数时候只有我们这支自驾车队,很少遇到外地游客。
我们在临夏吃过午饭后,从王格尔塘下高速,转G213,进入夏河县境内。天空飘着小雨,公路两侧的高山、河谷和草原上的色彩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群山环绕的甘加草原,是一处典型的高原牧场。蜿蜒向前的公路,就像是一条洁白的哈达一样,飘落在嫩黄的草原上。
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连绵起伏数十公里,在暖阳的照耀下泛着金光,牛羊长满了山坡,一派醉人的田园风光。
金色的青稞随风摇曳,远山含黛,流云飘缈,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堡岀现在眼前。
这里距离夏河县城还有三十多公里,车载地图显示为“八角城遗址”。
八角城,藏语叫“卡尔昂”,又称“雍仲卡尔”,建在央曲河与央拉河两河相交的一块平台上,海拔2100米。这里是户外探险者们口口相传的甘加秘境——也只有深度游的自驾客才会寻找到这里来。
从空中俯瞰,八角古城与我们常见的方形古城格局截然不同,城廓整体呈现出一个“十”字形状,又像是一个“卍”字符号,八角突出;每个角的外侧又被筑成钝角,形成了16个外角和20个面;从西城经南门至东城筑有外廓,南门外另筑有一座外城;内城和外廓之间由护城河隔开,从城北引央拉河水从东西两侧环绕全城,在城南汇合流人央曲河,这种建造形制极为罕见。
在古城廓的每一个外角上,分别筑有墩台,相互形成犄角之势。据考古专家说,这种城墙设计利用外凸的城角和墩台,巧妙地化解了城池的防御死角,它舍弃掉一部分内城的面积,换来的却是易守难攻的军事优势。一旦有敌兵攻城,城墙之下全部都在墩台上的弓箭手射程之内。
人工挖凿的护城壕环绕着整座城池。城墙、外廓全部用土和砂石分层夯筑而成,高约10米。也许是得益于西北干燥的气候,虽然历经数千年,依然保存完好。
狭窄的城门洞只有一辆车身的宽度。八角城只在南面开有一座城门,仅容得下单骑通过。
海拔4636米的达里加山巍然耸立在八角古城背后。历史上的甘加地区,不仅是古代甘肃和青海交通的咽喉要塞,也是历代中原王朝与羌人、突厥、吐蕃、西夏等西域部族激烈争夺之地。八角古城也因此成了古丝绸之路南线上少有的,一座具有屯兵设防功能的城堡。
古老的建筑就像一种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讲述着久远的历史。而关于这座城池的修建年代,却一直没有定论。考古人员曾发现过新莽时期货币和汉代陶片,而且整座城池按照正南北方位的中轴布局建造,属秦汉时期典型的城堡结构风格,因此推断八角城的建造年代大约为汉代。
199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丝绸之路河南道考古工作组”在对八角城进行调查后,认为该城修筑于南北朝时期。
八角古城里还住着70余户居民。询问当地人是否知道这座城池建于何时,却得到另一个版本,说八角城是北朝辽、南朝宋鼎足而立的西夏国所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八角城周围的台地上,至今还保留有古代弃耕的梯田——这处古城遗址曾经的繁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古城中的村民仍然以牧业为生,每天早上就赶着羊群去城外的草原放牧,晚上带着羊群回到城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出八角城西门,往力加山方向顺着山路前行两公里左右,就是白石崖寺。
白石崖寺不大,但是周围的景色十分奇特、壮美,寺前溪流淙淙,草原绵延起伏。
寺后悬崖高耸,如一道白玉屏风横亘在半空,曾有多位大德活佛高僧到此修行弘法,被认为此处是胜乐佛本尊之宫殿。
暮色下的白石崖巍然高耸,盘绕在山间的云雾如同一层神秘的纱衣,历经千年风雨巍然不倒的八角城堡,此时仿若神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