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 玉
汽车沿着干净的柏油路前行,转了一个弯,白色墙壁上一幅粉红色牡丹花绘图映入眼帘,“绣文明新韵、建美丽乡村”10个大字正是对这里田园农庄的真实写照。
公路的右侧,一栋淡黄色的三层楼房干净如新,门前石板铺成的小路边摆满了金黄色的南瓜,小菜园里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菜花十分招人喜爱,嫩绿的白菜、包菜……一幅欣欣向荣的画面。
这里是昭阳区永丰镇元龙社区陈家营自然村。谁曾想到,这里曾经土坯房密集、布局凌乱、污水横流、进村道路狭窄。
陈家营自然村辖两个村民小组176户616人。近年来,陈家营自然村积极推进党支部谋规划、党员作示范、制度促规范、群众共参与、产业促增收“六小文章”;突出生态、环境与绿色优势,结合本村实际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弘扬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让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党支部谋规划 “六小”提品质
陈家营自然村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组织回乡干部参与规划家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管用、实用、能用”为统领,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的,留住村中古树、古井,配套完善道路沟渠、垃圾污水、公园广场、小品景观等设施,规划建设了长549米、宽8米的主干道一条及长950米、宽5米的乡村小路5条,138户群众新建了楼房、38户群众的老旧房屋进行了提升改造。
党支部在特色上下功夫,指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46处;利用木头、竹子设置庭院围栏扮靓“小庭院“;收集石缸、石磨、犁等农具因地制宜打造34个独具特色的精致“小景观”;头脑精明的农户开起了小超市。 “六小”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让这里成为城里人羡慕的田园农庄。
党员作示范 群众共参与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引领村组干部和群众争当文明卫生习惯“宣传员”、 环境卫生整治“保洁员”、化解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指导群众操家理务“教练员”。
深入推进“5+5+2”模式,严格落实环境卫生“5户联保”制度,户与户之间相互监督、共同推进;每周五定时组织大扫除,每户至少有1人参加,集中力量破解难点堵点、清除死角盲点;紧盯卫生保洁员、低保对象“两类人群”,督促做好责任区域常态化清扫保洁,形成整治环境卫生人人参与、干净优美的生活环境大家共享的良好氛围。
针对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陈家营自然村以村规民约为统领,建立完善了《卫生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设施管护制度》《文明卫生评比制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环境卫生“一天一清扫、一周一整治、一月一评比”,通过实地看、讲道理、分美丑评选先进典型和卫生示范户,把家居干净整洁户纳入“红榜”进行表扬,环境卫生较差户列入“黑榜”进行督促,引导群众彻底改变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坚持户厕改造全覆盖、公共区域保洁全覆盖、庭院美化全覆盖、家居清洁全覆盖 “四个全覆盖”,深入推进“治两污、洁道路、美庭院、清家居”专项行动,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 ;公共区域设专人进行常态化保洁,定时集中开展大扫除,确保村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在村党支部9名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群众的自强、诚信、感恩意识得到了全面提升。
出门进基地 致富在门口
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万物生”苹果种植基地,流转土地600亩打造草莓种植基地。产业的发展,不仅让陈家营村民实现每户增收8000元以上,还让群众“出门进基地、致富在门口、回家住新居”,真正实现了 “就近务工促增收、 进城打工助致富、自主创业奔小康”。
如今,走进陈家营自然村,一栋栋现代化民房错落有致,纯净的天空、鲜艳的彩旗、古朴的亭子、碧绿的草坪、笔直的棕榈树……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把村庄装点得更加光彩夺目。
近日,陈家营自然村被列入“第九届云南省文明村镇”候选名单。村庄美了、村民富了、村民笑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