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沈阳的朋友们都知道,这座城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文殊胜,昭陵、帅府和故宫一番游览之下,确实是让人流连忘返。但是要说沈阳历史文化最浓郁的地方,肯定是沈阳故宫无疑。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却是故宫内一块名传遐迩的牌匾。这个牌匾就是“盛京八景”之一凤凰楼的“脸面”。那么这个“脸面”到底有啥不同之处?就让小编从头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凤凰楼是沈阳故宫的一大盛景,之所以在故宫占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它跟两位皇帝有关。这两位皇帝一个是皇太极,另一个就是乾隆皇帝,不同的是,皇太极在这里读书,而乾隆在这里留下了墨宝。没错,凤凰楼上的牌匾正是乾隆御笔所写,这块匾额即是紫气东来匾。
该匾外镶九龙戏珠的金雕浮刻,内沿为深红色,用天蓝色为底,镶以铜字四枚为“紫气东来”,该词是由老子过函谷关的典故借鉴而来,以紫气来象征王气,乾隆皇帝还不忘在正上方印上阳文玺绶,以声明自己的“版权”。在历史上,乾隆皇帝是出了名的“驴友皇帝”,除了数次下江南之外,东北的满族龙兴之地盛京,他更是来过多次。乾隆皇帝有个毛病,那就是走到哪儿都要题字写诗,曾经有人统计过,乾隆这一辈子写过的诗超过4万篇,可水平却让人有些尴尬。但客观来讲,乾隆在书法方面还是有颇高造诣的,这块书有“紫气东来”的匾额,由于出自这位皇帝兼书法家之手,就显得更加珍贵。这块牌匾挂在凤凰楼上已有200余年,经过风吹雨打,依然悬挂于此,可谓凤凰楼的镇楼之宝。可是现在的游客,前往沈阳故宫再去观赏此牌匾时,发现它依然如新,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小编就不卖关子了,其实,现在挂在凤凰楼上的牌匾属于“赝品”,是一个十足的以假乱真的“仿货”。而提到这个“赝品”,就不能不说说我国有关部门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原来,经过200年的风吹日晒,这块牌匾跟沈阳故宫其他匾额一样,都出现了严重掉色的问题。为了能够保护好文物,经过专家的研究,最终决定将真匾收藏起来进行妥善保护,而在真匾的基础上,再复制一个一模一样的牌匾,悬挂在凤凰楼上。
复制牌匾,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仿写乾隆的字。乾隆的字体丰润饱满,婉转明畅中流露出帝王的自信与傲气,模仿这样的字体最难,不但要形似,更要神具——试想,现在的书法家,基本上都是布衣,哪里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帝王气质?
沈阳故宫方面找来十多位“文物复制大师”的名单,经过千挑万选,最后选定了享誉海内外的王大师,这位王大师作为国宝级的艺术家,从小就精通各家书法之长,兼具文物复原绝艺。王大师接受了该匾额的复制工作后。马上成立了文物复制小组,并在他的带领下,首先采用硅胶材质对该匾进行了整体复制,由于硅胶的强稳定性,并对色素的吸附性很高,故此即使再过百年,匾额也会依旧如新。
接下来,才是复制匾额的最关键之处,王大师彻查了乾隆皇帝一生,研究了他每个年龄段的字体特点,最后提起笔来,唰唰点点“紫气东来”四个字,就出赫然出现在匾额之上,这四个字不仅“精”,“气”,“神”具在,而且银钩铁画,力道十足,完全可以以假乱真。正是在王大师的努力下,这块御匾复活,“再次”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让现代人也能一饱乾隆书法的眼福。沈阳故宫“紫气东来”匾的复制过程,不仅展现了文物复制大师们高超的技艺,也体现了文物管理部门,对华夏文化的尊重,当我们去沈阳故宫,看到那块乾隆巨匾的时候,都会深深知道,保护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的工作真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