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市民在渝中区鹅岭公园游玩(重庆日报资料图片)。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全媒体消息,每天早上到鹅岭公园遛弯,是两路口退休市民刘友康的习惯。“鹅岭公园改造后,原来山顶的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处长廊。”刘友康走累了可以在此歇歇脚,凭栏远眺嘉陵江风光。 刘友康体会到的变化并不是个案——来自市城市管理局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市完成了包括鹅岭公园在内的65个城市公园更新提质。通过为“老公园”注入“新活力”,持续改造后的城市公园呈现出全龄友好新活力、生态空间新意境、基础设施新功能、人文品质新特色、便民利民新魅力、智慧环保新技术。
融入本地元素
彰显城市公园文化特色
“在二厂‘打卡’后偶然来到鹅岭公园,没想到这里还有许多外国领事馆旧址,我感到非常意外。”昆明游客曹鑫曾在重庆读大学,去年五一节期间来重庆游玩无意中发现了鹅岭公园内的澳大利亚公使馆旧址。
曹鑫还发现了旁边的丹麦公使馆与土耳其公使馆旧址。三处使馆旧址和雅致的园林景色相得益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
2021年4月,始建于1909年的鹅岭公园完成了更新提质一期工程,保存历史遗址的同时也彰显出巴渝传统园林特色。“根据改造目标,鹅岭公园成为凸显悠久历史和本土记忆的重庆文化地标,体现重庆国际交流历史。”鹅岭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园对抗战文化遗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这样的改造在公园里随处可见。
“市民游园必经的石阶路,看似陈旧背后却大有‘文章’。”该负责人介绍说:“保护性修复施工期间,我们发现了很多老旧石板,现在决定重新利用起来铺在石阶上,让市民感受到百年前公园最初的样貌。”
市城市管理局公园管理处处长王皓敏表示,2021年10月9日起《重庆市城市公园更新提质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开始实施,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关于城市公园更新提质的技术导则之一,具有较高的引领性、示范性和前瞻性。
参与《导则》编制的重庆市风景园林规划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有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导则》规定遵循保护为主、修旧如旧的原则,充分体现公园原有的风貌、历史文化特征与特色,建筑外观应与所在地域的自然和历史环境相协调。例如,云阳县滨江公园在更新提质中新添的“云江叙事”,串联起了长江云阳段68公里内微缩故事场景;大足区海棠湖公园通过手绘、窗花、篆刻图画等方式展现海棠文化;渝北区益寿园通过园内徽式建筑的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构件雕刻各式“寿”文化符号。
“城市公园提倡的是有机更新,科学提质,融入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文内涵和地域风貌,如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国防教育等元素,凸显人文品质新特色。”王皓敏称。
开展生态修复
打造舒适宜人的共享活动空间
1月11日下午,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北碚区金华路华立北泉花园小区旁的缙悦公园。柔暖的阳光透过树木倾洒在前来休憩的市民身上,十分惬意。华立北泉花园小区居民钟建国每天吃完午饭都会来缙悦公园里逛逛,在红蓝相间的步道上散步。“现在盼着春天早点来,那时候公园里海棠、樱花盛开的样子一定很好看。”
但此前,包括钟建国在内的居民却不愿意来公园游玩。 “缙悦公园建成近20年,由于建成年代较久缺乏精心管护,导致植物杂乱生长,设施破损,地面裸土较多,虽紧临居民区,但游客较少。”北碚区城市管理局绿化科科长潘梅告诉记者,2020年12月缙悦公园启动更新提质工程。
“《导则》中关于景观提升的部分有详细的指引。”潘梅称,例如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应充分予以保护、利用,必要时可因地制宜作适当改造;宜选择观赏性强、季相变化显著的观花、观叶植物……
根据《导则》,缙悦公园重点开展了三项提升工作。首先,合理保留现状大树和园内道路系统,对场地内植物进行微调,移植弱株、病株,增加北美海棠、日本晚樱等开花色叶植物;其次,通过对园内水体进行修复,种植千屈菜、花菖蒲、再力花等水生植物,打造生态宜人的水系景观。2021年5月,焕然一新的缙悦公园重新亮相,改变了市民以往的观感。
近年来,我市城市公园的更新提质在生态修复方面坚持了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充分保护利用原有地形、水体、植被、建筑等各种资源,提升公园生态空间新意境。比如实施了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上开展的公园内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建设“无废公园”运行体系,打造生态、舒适、宜人的共享活动空间等。
完善配套功能
城市公园全龄友好便民利民
“《导则》提到,公园更新提质应根据周边城市功能及自身特点,优化调整公园的整体布局与功能分区。”王皓敏介绍说,过去一年,我市以开放公益、全龄友好、便民利民为导向,对公园周边的环境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提高公园使用效率。同时,对公园内部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完善设施配置,合理增加观赏、娱乐、健身场地,设置形式多样的便民设施。
“步道改造后很漂亮,也很方便,重要路口都改成了无障碍通道。无论是腿脚不便的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轻松到达河边。”1月12日,市民陈钟银给改造后的綦江滨河公园步道点了赞。
去年国庆期间,綦江滨河公园完成更新提质,改造步道约2.7公里,还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漫步道、星空跑道和彩虹跑道等功能区,满足不同年龄群体运动需求。
此外,根据重庆高低错落的地形特征,我市也正在将城市边角地打造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并完善其配套功能。
2021年年底,位于永川老城区的花间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正式开放。小巧精致、设施齐全的体育公园吸引了众多市民带着孩子前来玩耍。
“这里原来是社区一块闲置的边角地,我们重新利用起来,打造一个体育文化公园。”该公园负责人介绍说,这里设置了活力运动、邻里交流、儿童活动三大功能分区。运动区设有荧光跑道、篮球场、乒乓球场,大家运动有了好去处;交流区的坐凳和户外健身器材让邻里关系更亲近;儿童区设有攀爬墙、滑滑梯等设施,小朋友们玩得更开心。
目前,我市城市公园(包含游园)总量已达2000多座。下一步,重庆将推动城市公园更新提质工作常态化开展,科学规划公园内生态景观、服务设施、健身场地等内容,以植物造景为主,注入地域特色文化,完善休憩健身功能,打造城市公园精品。
重庆日报全媒体郭晓静 崔曜
原标题:为“老公园”注入“新活力” 去年全市完成65个城市公园更新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