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特色、清爽、整洁……是大多到过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游客对于这里的赞美,身为古老的苗族村寨,下郎德村依山傍水、秀美宜居、民族风情独特,本身自带高“颜值”。
“整个村子民风淳朴,干净整洁,太美了,我们打算多玩几天!”在下郎德村的停车场,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先生休整时告诉记者。
有“颜值”,还要有“气质”。近年来,为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雷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以农村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品质得到改善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垃圾转运车转运垃圾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雷山县注重和强化环境整治的顶层领导与策划,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县重要工作来部署,做到科学规划、高位推动。成立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水环境治理、道路环境整治、废弃物整治、村容寨貌整治、督导调度、宣传报道等9个专项工作组,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以传统村落为重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科学编制了全县15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以及《雷山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方案及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为有序有效推进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洁干净的旅游步道
注重生态优先,强化环境保护。雷山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环境。有效落实河长制,坚持“谁污染、谁赔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成立雷山县生态保护法庭、生态检察科、生态保护公安分局等生态保护机构,严格落实“谁损害生态环境谁赔偿修复”制度。
将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由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牵头,在全县上下大力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针对大部分村寨地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现状,严守生态资源环境“红线”,鼓励退耕还林还草,建立森林效益补偿机制,出台《雷山县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工人收集处理垃圾
注重宣传评比,强化全民参与。以开展“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契机,雷山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强化环保和卫生知识宣讲教育,提高群众环保卫生意识。全县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村村响”喇叭、微信平台、鸣锣喊寨等形式对人居环境整治内容进行持续宣传。同时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制作成宣传标语或宣传画、宣传单,有效传播文明正能量,提高广大村民的认知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大潮中来。
为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参与争创”的氛围,全县9乡镇(街道)积极组织开展“卫生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环境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荣誉感和主动性,积极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为有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县文明办的指导下,各村设置卫生“红黑榜”专栏,按月开展检查评比、公示,卫生好的上“红榜”,并以流动红旗的方式授予“文明卫生家庭”红旗,对环境卫生差的农户则在“黑榜”专栏公开曝光,从而引导群众提升户内外环境卫生意识,有效促进了精神文明创建和农村环境卫生改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刘悦
编审 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