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古镇之一——锦溪,“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名锦溪。”锦溪的优雅,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气质,淡雅低调、原始质朴。
锦溪不大,连门口的石牌坊都显得有点渺小孤单。这儿没有人流如织,没有市井喧哗,没有商贾云集,但它却却始终让我留恋……
人间烟火
沿着河流,踏着青石板,穿过狭长的街巷,触摸那古老而又斑驳的墙,仿佛在低声告诉你这里曾经的故事。
白的墙、灰的砖、黑的瓦、栗色的门窗。这里现存的民居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砖木结构的房屋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沿河而筑的房屋虽然年代久远,但一直有人居住,并没有显得特别陈旧。民居门前晾晒着自家的被子衣物,边上一根塑料绳上挂着自制的咸鱼、香肠、薰肉等,这就是人间烟火气。偶见路边几家文艺的小店,令这烟火气中多了几分典雅。
乌蓬小调
江南水乡皆多桥,一座座静卧于河上,连接着古镇居民的交通。河上,一艘艘小小的乌篷船穿行其中,令人不摇船的船娘统一穿着印花的蓝布衫,干净整洁,船娘摇起船橹,吟唱着吴侬小调,吱呀吱呀地穿过一座座经历了岁月风雨的古桥,层层泛起的涟漪,仿若走进了千年前的时光。
古莲廊桥
每每忆起锦溪,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是这座绵延近百米的仿古廊桥,远远望去,如一道飞虹横卧于湖上。回字形雕花的围栏,黑瓦遮盖的桥顶,长长的桥连着水中的影,浓浓的江南格调。湖上廊桥飞檐、灯笼高挂;湖边垂柳依依、随风起舞;湖中残荷摇曳、枯荷听雨。“江南多采莲,莲叶荷田田”,想那夏日里莲花朵朵盛开风姿绰的时定是一番“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迷人景致。
莲池禅院
禅院傍水而居,静卧碧波之上。跨过高高的门槛,静静往里走,遂发现,此处无寻常寺庙之香火鼎盛,也无黑压压的跪拜之人流,反倒是多了份静谧的禅境,修长的竹、石盘的路,漫步其中,一切似静止一般,那么安静祥和,令人不敢大口呼吸,而只是轻轻地吐呐,散开那胸中的陈年积郁,获得一份平安喜乐。
禅院与边上一家古朴的书店(樊登)相通。点上一杯香茗,翻开一本书,觅得一处安静的位置,临窗而坐。透过这一长排的雕花木格子窗,窗外掩映在柳条下的古莲池与远处的廊桥尽收眼底。看几只白鹭翻飞于水面,等夕阳渐渐西沉,在湖上洒下鳞鳞金光。
陈妃水冢
站在锦溪“莲池禅院”内,一眼就可见到五保湖中有一个立于水中的亭子,那就是“陈妃水冢”,如遗世般独自矗立在湖中央,只能远观,无人打扰。相传在南宋绍兴年间,南宋太子赵玮的战船途经锦溪时,其一位陈姓爱妃不幸病故水葬于锦溪。后来太子登基当了皇帝,便下旨把“锦溪”更名为“陈墓”,以此来纪念陈妃。远眺,一只只优美高雅的白鹭静静地栖息在亭子的栏杆上,不动不语,守护与凭吊着陈妃。
与其说江南养的女子多温润,倒不如说是女子造就了江南。冯英子赞它“淡妆浓抹总相宜”,刘海粟称它为“江南之最”。锦溪,灵动而又静如处子,宛如黑白写意画中不谙世事的少女,那眉眼里透出的淡定从容,宠辱不惊,才是真正的水乡模样……
编辑:木鱼--一枚隐于市井之中的凡夫俗子